姜晓东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中医药产品研发,助力“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安徽是中医药资源大省,中药材资源极为丰富,品种达3578种,居华东地区首位、全国第6位。亳州乃全国四大药都之首,拥有全球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2020年,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体举措》《安徽省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北华佗、南新安”发展战略,并把毫州市作为我省中医药发展的重点区域进行打造,助力全省中医药振兴发展。
一、支持亳州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世界中医药之都(安徽亳州)建设发展规划(2020-2030年)》,指导亳州市按照规划加快组织实施,推进省技术创新中心(中药提取)开放合作发展。长期以来支持亳州市举办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全国中药材交易会,着力打造亳州的中医药会展品牌,扩大亳州的国内外影响。我省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率先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盟市场,疏风解毒胶囊入选中英政府“抗生素替代计划科研与创新合作项目”共同开展临床研究。亳州5家企业(全省7家)列入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10家企业列入全省“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5家企业(全省6家)列入我省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研究单位,批复支持4家配方颗粒研究企业加快临床科研使用试点。同时,我委在亳州建立了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分中心。支持亳州市成功入选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亳州华佗故里文化旅游基地为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
二、倾力打造皖药品牌。为推进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建设,发挥我省中药资源优势,加快中药产业转型升级,组织开展“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霍山石斛、灵芝、茯苓等15种皖产道地药材入选“十大皖药”,亳州入选10家示范基地建设单位,旨在加快我省中药材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推动中药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皖药品牌。同时,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亳州企业争创名牌产品、著名商标。代表品牌疏风解毒胶囊,荣获国家发明专利金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国家列为H7N9诊疗首选推荐中成药和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中成药,企业入选安徽省政府首批10个技术创新中心之一。
三、实施中药标准化项目建设。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推动中药产业链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引导中药产业发展,我省共有7家企业(亳州占5家),2个中成药大品种和牡丹、白芍等13个中药饮片重点品种,共15个中药标准化项目通过了国家审核并立项,共获得国家补助项目资金4550万元(全国共160个,我省占了近十分之一)。从种植、采收、加工、生产等多个环节,制定中药材、中药饮片以及中成药等生产规范及标准,提高中药产品质量为目标,引领中药产业整体提质增效。遴选确定亳州3家企业(全省仅3家企业)为我省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
四、营造创新人才的良好环境。针对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引才难、育才难、留才难”的“三难”问题,我省出台了进一步支持皖籍人才回皖创新创业政策,提出了14项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人才集聚高地。建立“江淮优才卡”制度,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享受购房、就医、子女入学等13项优待服务。积极推动长三角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一体化进程,截止目前,亳州市共设博士后工作站11家,其中国站1家,省站10家(含中医药5家)。
五、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以项目为抓手,积极引导省内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承担省级科技创新项目。“十三五”期间,共支持安徽济人药业、九方制药等亳州地区单位开展医药项目17项,合计资助经费2020万元;支持亳州地区济人药业、协和成药业饮片公司等组建中医药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和技术研究中心9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行业技术进步。在安徽省科技成果登记系统中,亳州地区共登记中医药领域的成果47项。
“十四五”期间,我委将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专项行动,继续加大对皖北地区中医药工作的支持力度,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不断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擦亮亳州“中华药都”金字招牌,共同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一是完善保障机制。努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科研环境,为中医药人才提供更为人性化的优惠政策。突出协作共建,注重一体发展,破除限制人力资源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二是强化平台支撑。通过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设立留学人员创业园等途径,积极为中医药专业人才搭建学术交流、素质提升的平台,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产学研联盟,吸引、集聚海内外领军中医药人才来皖创业。三是促进传承创新。依托安徽中医药大学和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优质资源,设立新安医学研究院和华佗中医药研究院,支持新安医学、华佗医学等古迹文献精华的梳理、研究和民间医法技艺的发掘、应用,加快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同名同方中药研发,推动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体系建设,四是推进产业融合。充分发挥亳州市中药材资源品种多、道地药材种植和中成药规模化生产优势,鼓励中药企业建立中药材原料基地。整合中药材与中成药企业,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形成一批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成药生产及中药科研开发为一体的中药现代化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现代中药产业。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安徽省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发展处
联系电话:0551-62998553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
2021年6月8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9月19日,司法部部长贺荣在京会见蒙...
9月18日,省卫生健康行业党委召开会...
9月17日下午,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
9月16日至17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为助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