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认为,气血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抗病能力。气血充足,人看起来就年轻、有活力;气血亏虚,人就会面色不佳、精神不振。
其实,有一个古老的养生方法,无需花费很多力气就能养气血,这便是金刚坐。
金刚坐,一个古老的养气血方法
金刚坐,也叫“雷电坐”或“钻石坐”,是瑜伽中最古老的坐姿之一,动作与中国古人的「跪坐」类似。
具体方法:
➤双膝并拢跪地,脚背贴地但不勉强;
➤臀部坐在脚后跟上,但不要直接将全身重量压在双脚,而是用两腿肌肉出力将身体微微撑起,受力点集中在腿部和脚部;
➤腰背挺直,最好感觉身体是上浮的;
➤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
若感觉脚踝或脚背压力过大,可在脚后跟和臀部间垫一个瑜伽砖或抱枕;脚趾容易抽筋的人,需先活动踝关节。
初学者练习时,可先以30秒为一组,坚持3~5分钟,中间略作休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适应后延长至15~20分钟。
这个动作有什么功效?
1.调养脾胃,升清降浊
在深秋,人们会发现吃东西很容易腹胀,这是因为肺气不随胃气下降,上焦不通所致。此时可以在休憩时进行金刚坐,既能使得肺胃之气下降,腑气畅通,又可以升清降浊,开阔心胸。
2.拉伸脊柱,疏通腰部经络
金刚坐也可以使脊柱中正、胸廓融通。因为人的脊柱上“挂着”五脏六腑,而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不良姿势都对脊柱产生着影响,继而引起其他疾病。针对长期受腰痛困扰的人群,金刚坐可以帮助拉伸脊柱、推开尾闾,进而疏通腰部经络。
3.增强下肢柔韧性,改善血液循环
《黄帝内经》提到“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金刚坐有助于拉伸腿部及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增强下肢的柔韧性,改善血液循环。还能够有效刺激腿部经穴,尤其是足阳明胃经及胃经上的犊鼻穴、足三里等,从而通经活络,促进消化,帮助阴阳的消长平衡。中医认为“膝为筋之府”,而肝主筋,所以金刚坐也是补肝的方法。
4.疏通气血,引血下行
此外,金刚坐时气血沉降,既可以疏通腰部、腿部和脚踝经络气血,又可以调动身体上焦来补给下焦。对于思虑过多,阳热郁于脑府的人群,金刚坐还可以帮助引血下行。
来源:生命时报
日前,西安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医疗...
近日,铜川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卫健委、...
10月14日,西北片区跨区域药品现代...
9月23日,商洛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
近日,铜川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202...
为深入开展监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