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琴:以微小之力守护生命的尊严与希望

时间:2025-11-03 19:25:36 作者:佚名

  我是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病理科的朱琴。小时候,我常和小伙伴们蹲在田间地头,用细树枝当针管,给青蛙“输液”,用小石子压住草叶,假装给小鸡“做手术”,最后以放生的形式来定义它们的“康复”。那时的我还不懂什么叫医学,却已在童趣中埋下了一颗学医的种子——把生命轻轻捧在手里,治愈它,然后放它回归自然。很多年后,当我真正穿上白大褂,才明白,儿时那稚嫩的“模拟治疗”,其实是我医者之路最温柔的起点。

  高中的一次就诊,我看见医生们步履如风,白衣飘飘,听诊器在颈间轻晃。那一刻,“忙碌”不再是词语,而是一种具象的使命。他们像战士,也像天使,在长廊里与病痛赛跑。从那时起,学医于我,就不只是一个选择,而是一种命运的召唤。

  医学院的日子,是把梦想淬炼成现实的过程。我早出晚归,与显微镜为伴,与“厚砖头”教材相依。在无数个实验室的深夜、模拟操作的反复打磨中,我渐渐读懂医学的庄严与深奥——它不仅是知识,更是责任。

  真正让我理解医学温度的是,在临床见习中遇到的老师们。他们不仅医术精湛,更始终怀着一颗柔软的心,俯身倾听患者的痛苦与恐惧。面对手足无措的患者与家属,他们用最朴素的语言,传递最坚定的希望。我才恍然明白,医学,从来不只是科学,更是一场心与心的对话。

  每一位患者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那些沉默的疼痛、隐忍的眼泪,往往承载着比疾病更沉重的情感。作为医生,我们要治疗的,不仅是身体的病,更是心里的伤。

  如今,我也成了那个在诊断报告中寻找蛛丝马迹、在显微镜下守护生命健康的人。每当成功“破译”一例疑难病例,见证患者康复出院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化作星光,照亮我来时的路。

  医学之路,道阻且长。这是一场需要以知识为舟、以仁心为帆的远航。而我,愿一直在这条路上,默默前行,以微小之力,守护每一个生命的尊严与希望。因为我始终相信:医学,是从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温暖抵达。    


原文链接:https://wjw.guizhou.gov.cn/xwzx/yxfc/202511/t20251103_888987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调查网 w.bj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153985、010-53387021,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