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今年以来,临平区局结合辖区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和风险类型,实施“全员培训、全面自查、全力指导”的提能强质“三举措”,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提升临平区药品安全治理能力。
一是建立药械化“一盘棋”培训模式,实现培训精益化。2023年初制定全年培训计划,以“确保主要法规培训到位、确保重要岗位人员培训到位、确保药械化风险领域培训到位”为三大目标,将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领域进行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实现培训精益化。今年以来,分别组织了全区药品零售企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等专场培训,参加培训人次达2000余人。为确保培训效果,对于体量较大的行业如零售药店开展了分片分批次培训,同时培训内容相互融合,药品零售企业培训融合药品、器械、化妆品,医疗机构培训融合药械质量和药械化不良反应监测,医疗器械生产融合器械经营等,进一步督促企业合法经营、诚信经营、规范经营。
二是建立列清单自查模式,实现自查精细化。根据省局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清单,要求全区药械化生产企业按照清单内容逐条开展自查并限期整改,后期对自查自纠问题进行随机抽查和闭环确认;为全面落实年度自查报告管理规定,抓宣贯抓指导,建立专人解答专人催报的工作制度,今年已完成药品生产企业年报13家,医疗器械生产年报82家,器械经营企业年报965家,化妆品生产企业年报10家,均按照时间节点按期上传系统;针对亚运药品专项领域的整治要求含兴奋剂药品生产企业、经营单位对照含兴奋剂药品检查清单逐条自查,并签订承诺书,辖区4家含兴奋剂药品生产企业,380家零售药店,均已承诺并将承诺书张贴于营业场所显著位置。
三是建立专家上门服务模式,实现指导精准化。今年以来,对辖区药械化企业风险等级类型以及发展创新能力进行梳理和评估,建立差异化的服务指导清单,其中对风险等级高、创新性强的企业采取专家上门一对一指导。根据辖区医药产业特色,建立了包含国家省市级药械化检查员、检验领域、中药鉴别领域等方面的48人专家名录,有效确保服务的精准性、实效性。今年以来,已邀请专家上门服务指导企业32家,进一步为企业提能强基,有力夯实责任主体。
9月19日,司法部部长贺荣在京会见蒙...
9月18日,省卫生健康行业党委召开会...
9月17日下午,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
9月16日至17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为助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