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第二类医疗器械备案经营行为,全面排查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平阳县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医疗器械备案经营“易进难出”、质量管理参差不齐、监管效率不高等难题,采取三项举措,强化医疗器械备案经营事中事后监管。
一是线下检查“把清脉”。坚持随机抽查和重点监管相结合,持续强化监督检查,在对标找差中问诊把脉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并建立问题清单。制定第二类医疗器械备案经营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115家仅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和270零售药店,分别按100%和50%的抽查比例实施现场检查,已检查112家,取消备案38家,发现企业质量管理一般缺陷204项、关键缺陷58项、警告17家、立案查处1家。
二是线上监测“盯好哨”。坚持以网管网,建立“在线监测+实地核查+问题闭环”的工作机制,强化医疗器械网络销售交易监管。紧盯非临街商铺、电子商务等备案经营企业,以“店名、产品”等为关键词,发挥“网监宝”网络监测“哨兵”作用,让在线监测成为执法监管得力助手。累计搜索监测信息1112条,排查违法线索12个,责令下架产品5个,立案查处7个。
三是分级赋码“画准像”。在实施医疗器械经营分类分级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监督检查结果,按一般缺陷、关键缺陷、被行政处罚、停业四种情形,进行“低、中、高、无”风险分类,并赋予“绿、黄、红、灰”四色码,对企业经营质量管理状况进行精准“画像”,并动态调整监管频次,提升监管效率。截至目前,已分类分级企业383家,赋码74家,其中绿码22家、黄码23家、红码18家、灰码11家。
9月19日,司法部部长贺荣在京会见蒙...
9月18日,省卫生健康行业党委召开会...
9月17日下午,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
9月16日至17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为助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