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局始终按照“坚持高线服务产业发展、坚守底线保障安全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问题导向、风险管控、数字赋能、安全托底”工作机制,打造“四化”监管体系,全力夯实安全基础。
一是培养专业化监管力量。开展实地带教检查、交叉检查和各类线上线下培训,积极派员参加第三方质量风险评估带教培训和中药鉴定大赛,提升执法人员专业技能,夯实基层药械化安全监管基础。该局三名检查员入选省局药械化“双百尖兵”,完成省级检查任务26次,市级检查任务35次。王潞作为绍兴代表队一员获省医疗器械“双百尖兵”区域联合比武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寿卓萍同志相关事迹获省局“执法双鹰”专栏表扬报道。
二是夯实常态化检查机制。对辖区内监管对象均按要求开展了监督检查,检查记录均已录入省局行政审批系统。积极配好做好省市两级飞检工作,截至12月,诸暨市共有2家药品生产企业,5家药品批发连锁企业,10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家医疗器械经营和使用单位,15家化妆品生产企业受到省市两级的飞行检查,检查出的缺陷项均已跟进落实整改,形成闭环管理。
三是推进分类化监管方式。对药械化领域进行分类别专业监管,依托“除险保安”、中药饮片、特殊药品、含兴奋剂药品、医疗器械风险隐患排查、儿童用妆“金盾护童”等专项行动,强化风险管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化妆品方面,生产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工作被列入省局试点,按照《绍兴市化妆品生产企业日常巡查工作指引》,明确基层所开展日常巡查的整套流程,并根据一线实际情况制作检查材料,全面梳理检查要点,该项工作已入选省局“共富改革”最佳实践育选清单。
四是推进数字化精准治理。开展零售药店全维度风险管控建设,建立零售药店健康分析模型。推进药品安全监管“黑匣子”工程提质扩面,动员2家企业开展“黑匣子”建设扩面,从药品生产源头采集影响药品质量的关键数据,实现药品生产非现场智能化监管,其中浙江胡庆余堂本草药物有限公司为绍兴首家完成“黑匣子”建设的化妆品生产企业。该市作为试点单位,在单体药店推广使用“药安通”ERP系统,方便省局对药店执业药师审方、特殊药品登记等监管模块进行统一升级改造。目前已有80%以上单体药店完成切换,另有部分因审批医保定点单位等原因延迟的药店也计划在年底完成系统切换。
9月18日,省卫生健康行业党委召开会...
9月17日下午,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
9月16日至17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为助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推...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检查员队伍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