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是“安全生产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局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打假治劣“药剑”专项行动要求,切实保障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三门局在深入开展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的工作基础上,对疫情防控类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实施监督检查,严守产品质量底线。
一是全面摸排底数,明确工作重点。科所联动,全面排查辖区内疫情防控类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数量。截至目前,共有生产企业8家 ,其中医用口罩生产企业1家;经营企业166家,其中医用口罩批发企业1家。召开部署会,明确重点检查内容,包括疫情防护类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购销渠道是否合法、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是否真实完整、相关信息是否能够追溯,是否配备相适应的冷链设施设备等。
二是引导企业自律,严格监督检查。和辖区疫情防控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并要求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填写风险隐患自查表。目前,共签订承诺书142份、收到自查表142份。对在产医用口罩、红外额式体温计、护目镜、一次性使用医用手套和病毒采样管等7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全项目检查,共发现问题缺陷39条,责令整改7家次。开展对本地产疫情防控医疗器械的监督抽检8批次,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不符合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的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截至目前,不合格批次为1批次,已经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三是强化部门联动,清退“僵尸企业”。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备案和日常监督情况的信息互通衔接。依托行政审批系统,梳理出辖区内医疗器械企业在库数据,通过微信、电话联系企业,询问了解其医疗器械经营情况。对于长期不生产经营或实际能力不足的企业督促其及时注销,清理管理水平低、风险高的“僵尸企业”。截至目前已核实234家企业信息,注销60家。
9月16日至17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为助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推...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检查员队伍专业化...
现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级传染病专...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