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0380号委员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2-04-08 23:50:05 作者:佚名

  

  黄志祥委员:

  您在省政协第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公共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在公共场所配备AED是一项系统工程

  AED又称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的现场急救设备,可以自动诊断出特定的心律失常(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并给与自动电击除颤,使致命性心律失常终止,从而使心脏恢复正常搏动。通常配置于有大量人员聚集的购物中心、机场、车站、饭店、体育馆、学校等处,在欧美、日本及我国的香港、北京、上海等发达国家和大城市使用较为广泛。

  目前AED的发展仍在不断探索中,制约AED在国内的发展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AED在我国属三类医疗器械,在紧急现场救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二是对使用者的培训、对设备的管理维护需要专业队伍做支撑,设备的安装需要公共场所业主的配合与支持。三是AED设备价格不菲,需要专项资金的持续支持或社会各界的捐助。四是社会大众对AED设备的认知和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在公共场所配置使用AED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公共场所配备AED设备法律先行是保障,资金支持是基础,专业培训和急救知识技能普及是核心,设备管理维护是关键,缺一不可。

  二、扎实做好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工作

  AED仅适用于室颤患者,对于心跳骤停超过几分钟,尤其是没有及时行心肺复苏(CPR)的患者,AED的抢救成功率大大降低,而90%以上的心源性猝死是心律失常所致,CPR能延长室颤持续的时间,为争取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在现阶段广泛普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和技能更显必要。近年来,我省以创建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县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卫生应急“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传播手段,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广泛普及卫生应急基本知识和技能,全面提升公众卫生应急素养和自救互救能力。针对各领域高危岗位人员、公共服务行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和各级各类学校等重点机构开展卫生应急基本知识、技能培训和教育。

  三、积极推进公共场所配备AED工作

  我省高度重视AED的投放使用工作,省红十字会积极推动在公众场所配备和使用AED,各市已陆续开展相关投放工作。2019年起合肥市政府将公众场所AED的配备列入政府民生工程项目,已在地铁、商场、学校、社区等人流量密集的场所投放了133台AED设备,2020年完成第二批次256台AED的投放,2021年再次争取到政府“为民办实事”资金,预计完成第三批次1241台AED的投放。2017年宿州市政府接受企业捐赠100台AED并完成投放,2020年宿州市政府再次购置400台AED并委托宿州市红十字会完成布点投放工作。2020年马鞍山市红十字会争取到政府“民生工程”项目资金,完成100台AED的采购和投放。淮北市红会2020年在淮北市火车站投放2台AED,2021年将继续在全市公共场所投放20台AED。

  四、推进紧急医学救援建设

  为加强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为进一步提升我省卫生应急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省卫生健康委2017年10月下发了《关于印发安徽省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卫应急〔2017〕51号),从强化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管理、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效能、推进紧急医学救援建设有序规范开展、加强队伍建设和物资技术储备、注重培训演练和公众宣传实效等9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全省范围内科学规划布局医学救援力量,合理配置辖区内紧急医学救援资源,加强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安徽)、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安徽)、国家移动核辐射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中心(安徽)和安徽省紧急医疗救护基地合肥主站和蚌埠、芜湖市2个分站建设,并根据工作需要在有口岸和重点省辖市建立省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队。根据不同现场条件、不同类别突发事件制订相应的紧急医学救援规范、指南,不断完善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心理援助、健康宣教和物资保障等紧急医学救援同步处置流程。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多措并举拓宽渠道。配备AED需要科学设置和持续性的资金支持,用于设备配备、保养维护、培训宣传等。我委将积极协调省红十字会等部门,共同研究解决AED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建立激励与表彰机制,动员全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或把在公共场所配备AED的列入民生工程。

  (二)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群众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进我省紧急救援能力建设,让紧急医学救援有阵地、有队伍、有设施,在开展专业救援的同时面向社会普及紧急医学救援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全社会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以形成专业推动、多方联动和基层发力的工作合力,为AED的推广使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三)加大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宣传力度,利用“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防灾减灾日”等重要节点,通过传统和新媒体多层面、多途径向大众普及公共急救基本知识,提高大众对AED的认知程度,着力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

  联系电话:0551-62998109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

  2021年6月1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原文链接:http://wjw.ah.gov.cn/public/7001/560006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调查网 w.bj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153985、010-53387021,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