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感冒的六大名方,收藏备用

时间:2025-11-03 19:20:30 作者:佚名

  深秋时节,温差较大,容易感冒。又因天气干燥,秋季感冒时易出现头痛、口鼻发干、咽喉燥痛、咳嗽无痰或痰少而黏,甚至痰中带血等症状。中医有很多治感冒的经典名方,可以医生指导下对症使用。

  

  

  中医治感冒,六大名方

  01治风寒感冒——荆防败毒散

  风寒感冒

  怕冷,头身痛,鼻塞声重,打喷嚏,流清涕,咽痒,咳嗽,痰白稀薄。

  

  荆防败毒散出自明代张时彻的《摄生众妙方》卷八,由人参败毒散去掉人参、生姜、薄荷3味药,再加荆芥、防风2味药变化而来,具有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功效。

  因为它药性平和,所以适应症广泛,老人小孩皆宜,是这个方子很大的优点。

  

  02治风热感冒——银翘散

  风热感冒

  发热,咽干口渴,咽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舌尖红。

  

  对于风热感冒的治疗而言,选药关键词是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经典的方剂是银翘散,出自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由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桔梗、牛蒡子、甘草、淡竹叶、芦根组成,尤其适用于咽喉肿痛症状明显的患者。

  

  03治暑湿感冒——香薷饮

  暑热感冒

  发热,汗出不畅,肢体困重或酸痛,头重如裹,胸闷脘痞,纳呆,鼻塞,流浊涕。

  

  香薷饮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香薷、厚朴、炒白扁豆三味药组成。

  香薷有“夏月麻黄”之称,发汗作用弱于麻黄,在夏季更为常用,可避免发汗过多。厚朴芳香行气化湿,能够应对伴随暑邪而来的湿邪。炒制后的白扁豆健脾祛湿作用增强。

  

  04治气虚感冒——玉屏风散

  气虚感冒

  恶寒发热,鼻塞或流涕,乏力,自汗,咳嗽无力,痰白,平素神疲体弱,或易感冒。

  

  气虚人群常见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容易反复感冒,或者反复发作过敏性鼻炎,一般是由于气虚不能固护体表,可以通过生黄芪、生白术、防风3味药来增加抗病能力,这也是玉屏分散的组成成分。

  生黄芪、生白术、防风按2:2:1的用量比例,沸水冲泡10~15分钟即可代茶饮用。

  

  05治阳虚感冒——麻黄附子细辛汤

  阳虚感冒

  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痛,无汗,乏力困倦,语声低微,四肢不温。

  

  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组成了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具有助阳解表的功效。

  素体阳虚的人群不耐寒,常常怕冷,精神倦怠,喜欢躺着休息,容易反复感冒,但体内阳气不振,无法自行迫汗外出,此时就需要麻黄附子细辛汤振奋阳气,迫使寒邪外出,麻黄在外助力发汗解表,附子在内温通经络,细辛外解太阳表证,内散体内阴寒,三药合用,既散体表之寒又固体内之阳。

  

  06治阴虚咳嗽——葳蕤汤

  阴虚咳嗽

  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汗出不畅,或盗汗,咽干口燥,干咳少痰。

  

  如果阴虚感冒,尤其是阴虚咳嗽时,可以用加减葳蕤汤,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由葳蕤(玉竹)、白薇、葱白、薄荷、淡豆豉、桔梗、炙甘草、大枣组成,具有滋阴解表的功效。

  葳蕤滋阴、清热,是加减葳蕤汤的君药,清热的同时不伤阴,适合阴虚有热者。■

  


原文链接: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7918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调查网 w.bj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153985、010-53387021,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