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手机、坐不住?中医解开肝脾困扰

时间:2025-11-03 19:06:27 作者:佚名

  “医生,我家孩子一玩手机就停不下来,上课坐不住、作业写不完,是不是电子产品惹的祸?”在儿科门诊,这样的疑问几乎天天出现。随着手机、平板、电视全面“入侵”童年,多动症(ADHD)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电子产品到底是伤肝还是伤脾?中医带你一探究竟。

  一、肝与脾,谁才是“第一受害者”?

  中医认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这是生理特点,也是疾病的突破口。

  1.伤肝: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屏幕画面高速切换、内容刺激;久而久之肝气化火;孩子会出现头胀、眼红、烦躁;这些正是多动症的核心表现。

  2.伤脾:脾主运化,主肌肉、主思。孩子久坐不动,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脾阳不振、运化失司;“思则气结”;致使痰湿内生、上蒙心窍,注意力自然涣散。

  一句话总结:电子产品先“激肝”,再 “困脾”,肝风夹杂痰火,共同导致了孩子多动的问题。

  二、屏幕是如何影响孩子的?

  1.蓝光抑制褪黑素分泌→入睡难、睡眠浅→肝肾阴虚,虚火上扰;

  2.碎片化信息轰炸→心神被“切割”,无法持续专注;

  3.即时奖励机制(点赞、通关)→多巴胺频繁释放,对普通课堂刺激“脱敏”。

  结果:孩子夜晚难以入睡,白天更加躁动,形成“越刷手机越兴奋,越兴奋越刷”的恶性循环。

  三、家长如何纠正孩子的“坏习惯”?

  1.限定时间:3-6岁儿童,每日使用时长≤30分钟;小学生每日≤1小时,饭后、睡前禁用。

  2.注意力转移:放学后先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跑步、跳绳、踢毽子,疏肝风、健脾气;阳光促进多巴胺正常代谢,晚上更好入睡。

  3.护眼养肝:“20-20-20”法则——每使用电子屏幕20分钟,抬头看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20秒;清脑明目。

  4.食疗辅助:可给孩子食用小米山药粥、胡萝卜蒸蛋;,甘味入脾,助运化;睡前1小时温热水泡脚,加艾叶、菊花,引火下行,敛阳入阴。

  四、给家长的“情绪屏保”

  孩子的问题常是家庭系统的“报警器”。若父母自己也机不离手,却要求孩子自律,无异于“火上浇油”。中医讲“正己化人”,家长先做榜样,设立“家庭电子宵禁”,通过亲子共读、搭积木、写大字等方式,用“静”的活动替代“躁”的刺激,阴平阳秘,孩子自然专注平和。

  结语

  电子产品不是洪水猛兽,关键在于“有度”。肝得疏泄而不亢,脾得运化而不滞,阴静内守,阳动有序,孩子才能在真实世界里专注成长,而非在屏幕中“肝风飘摇”。今天开始,给孩子的肝和脾同时“减减负”,让眼睛有光,也让心灵有光。


原文链接:https://zyj.beijing.gov.cn/sy/whkp/202510/t20251029_42451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调查网 w.bj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153985、010-53387021,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