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霜降节气的到来,我们明显感觉到早晚出门时,空气中带着丝丝寒意,草木上也悄悄结起了白霜。李阿姨最近总感觉嗓子干痒,皮肤也干得发紧,这正是霜降时节“燥邪”和“寒邪”共同作用的结果。
霜降养生,重在“润”与“补”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接下来就要入冬了。这个时候养生,就像为身体做好“过冬准备”。中医认为,此时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润燥”,防止秋燥伤身;二是“平补”,为冬季储存能量。
饮食:多吃这些“润燥宝”
“去年这时候,我总咳嗽,今年听中医建议,常吃柿子、喝银耳汤,嗓子舒服多了。”正在医院取药的张大爷分享着他的经验。
霜降时节推荐多吃:
柿子:正当季,润肺止咳
银耳、百合:煮汤煮粥,滋润全身
蜂蜜:温水冲泡,缓解干燥
南瓜:健脾养胃,温和滋补
切记少吃辛辣、油炸食物,这些就像“火上浇油”,会加重秋燥。
起居:睡好“养生觉”
王医师建议:“现在最好晚上10点前入睡,早上等太阳出来再起床。”早睡可以滋养阴液,晚起能够避开晨寒,中午如果能小睡15-30分钟,下午会精神很多。
运动:微微出汗最合适
“我每天打太极拳,身上微微发热就收功,一整个秋天都没感冒。”退休教师刘老师说。
霜降运动贵在坚持,不在强度。散步、慢跑、八段锦都是好选择,以身体微微发热、不出大汗为宜。趁着秋高气爽,多去公园、郊外走走,还能缓解“悲秋”情绪。
两道家常养生汤,轻松做起来
沙参麦冬雪梨汤
取沙参、麦冬各10克,雪梨1个,加水炖半小时。这款汤特别适合干咳、咽干的人,甜甜的,孩子也爱喝。
玉竹石斛瘦肉汤
用玉竹、石斛各15克,加瘦肉一起炖煮1-2小时。这道汤滋阴润燥,适合经常熬夜、感觉口干的人。
温馨提示
霜降之后,早晚温差更大,记得及时添衣,尤其要注意腹部和脚部保暖。如果已经出现明显不适,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
养生其实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在合适的时节做合适的事。掌握好这些简单易行的方法,相信您一定能平稳度过霜降,健康迎接冬天的到来。
日前,西安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医疗...
近日,铜川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卫健委、...
10月14日,西北片区跨区域药品现代...
9月23日,商洛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
近日,铜川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202...
为深入开展监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