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长庚科普】大脑“堵车”了怎么办?一文读懂脑梗死急性期溶栓治疗

时间:2025-11-03 18:24:57 作者:佚名

  当我们开车出行时,最担心遇到道路拥堵——原本通畅的马路被车辆堵得水泄不通,不仅耽误行程,还可能引发一连串麻烦。其实,我们的大脑里也有一套复杂的“交通网络”,那就是脑血管系统。当脑血管突然“堵车”,就会引发一种凶险的疾病——脑梗死,而急性期溶栓治疗,就是疏通大脑“交通”的关键手段。今天,我们就用交通路况作比喻,带大家轻松读懂这项救命治疗。

  一、大脑“交通网络”:比城市路网更精密的生命通道

  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座繁华的“城市”,每个神经细胞都是需要正常运转的“居民”和“商铺”,而脑血管就是连接城市各个角落的“公路”和“桥梁”,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这就像城市里的物流车、公交车,一刻不停地为居民运送物资、保障出行。

  正常情况下,大脑的“交通网络”畅通无阻:动脉血管像宽阔的主干道,将富含营养的血液输送到大脑各个区域;毛细血管则像小区里的支路,精准对接每一个神经细胞。可一旦“主干道”或关键“支路”被堵塞,对应的大脑区域就会陷入“断水断电”的困境——神经细胞无法获得氧气和营养,就会像断了电的商铺一样停止运转,严重时还会坏死,这就是脑梗死,也常被称为“中风”或“脑梗”。

  二、大脑“堵车”的危害:每分每秒都在“损耗生命”

  城市里堵车,最多让我们迟到;但大脑“堵车”,每耽误一分钟,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当脑血管被血栓(就像路上抛锚的车辆、掉落的货物)堵塞后,堵塞部位下游的“区域”会迅速陷入“交通瘫痪”:首先,神经细胞会因缺氧出现功能障碍,比如突然看不清东西、说话含糊不清、手脚无力;如果堵塞持续,超过一定时间,神经细胞就会彻底坏死——这就像堵车时间太长,商铺因断货倒闭、居民无法生活,而且坏死的神经细胞无法再生,可能留下终身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三、溶栓治疗:大脑“堵车”的“紧急疏通队”

  既然大脑“堵车”这么危险,有没有办法快速疏通?答案是肯定的——急性期溶栓治疗,就是专门应对脑血管堵塞的“紧急疏通队”。

  我们可以把溶栓药物比作“道路救援人员”:当医生通过检查确认脑血管堵塞,并且符合溶栓条件时,就会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将溶栓药物输送到血管中。这些“救援人员”会沿着血管到达堵塞部位,溶解造成堵塞的血栓,让原本堵塞的血管重新通畅,恢复血液供应——这就像拥堵的道路被打通,物流车、公交车重新通行,大脑“城市”的居民和商铺再次获得物资,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不过,这支“紧急疏通队”有严格的?“工作时间”——治疗窗口期。目前,脑梗死急性期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通常是发病后的?4.5小时内,部分患者可延长至?6?小时。这就像道路堵车后,救援人员必须在黄金时间内到达,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如果超过时间,血栓可能已经“固化”,溶栓药物效果会大打折扣,还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就像堵车太久,道路出现破损,强行疏通容易引发更严重的问题)。因此,脑梗死治疗的核心原则是“时间就是大脑”,早发现、早送医、早溶栓,才能最大程度挽救大脑功能。

  四、哪些情况能“请救援”?溶栓治疗的“准入规则”

  不是所有大脑“堵车”都能请这支“疏通队”。就像道路救援需要评估路况、车辆情况,溶栓治疗也有严格的“准入规则”,医生会综合判断患者的情况,确保治疗的获益大于风险。符合“救援条件”的情况(适应证):

  1.明确为缺血性脑梗死(头颅CT排除出血);

  2.发病时间在溶栓治疗窗口期内(4.5小时内);

  3.脑功能缺损由脑梗引起,且症状持续存在;

  4.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不能“请救援”?的情况(禁忌证):

  1.三个月内有脑梗死病史;

  2.有活动性出血(如脑出血、消化道出血);

  3.近期有手术、外伤史(如近?3?个月内有脑外伤、近?2?周内有大手术);

  4.血压、血糖严重异常;

  5.有出血倾向疾病等(如凝血功能障碍、服用抗凝药物且未控制)。

  五、溶栓治疗后的“交通维护”:后续护理与康复

  当溶栓治疗成功疏通血管(大脑“交通”恢复)后,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就像道路疏通后,还需要交警维持秩序、养护人员修复路面,脑梗死患者溶栓后也需要后续的?“交通维护”。

  1.密切监测:医生会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功能变化,观察是否有出血倾向;

  2.预防再堵塞:溶栓24小时复查头颅影像学检查确认无出血后,会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就像在疏通后的道路上设置“限速标志”“防撞护栏”,防止血栓再次形成,避免“二次堵车”;

  3.康复训练:如果患者仍有手脚无力、说话不清等症状,需要进行康复训练,通过针对性训练,最大限度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六、总结:记住“保命三步法”,应对大脑“堵车”

  脑梗死虽然凶险,但只要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就能大大降低伤害。记住这“保命三步法”:

  1.早识别:牢记“BE FAST”原则——

  B(Balance):平衡障碍,突然走路不稳;

  E(Eyes):视力障碍,突然看不清或视野缺损;

  F(Face):面部不对称,微笑时嘴角歪斜;

  A(Arm):手臂无力,抬起一侧手臂会下垂;

  S(Speech):言语障碍,说话含糊或无法理解他人;

  T(Time):发现以上症状,立即记录时间,尽快送医。

  1.早送医:立即拨打120,前往有溶栓能力的医院,途中不要随意给患者喂水、喂药,避免加重病情。

  2.早决策:到达医院后,积极配合医生检查,若符合溶栓条件,果断同意治疗——要知道,在溶栓窗口期内,每提前1分钟溶栓,就能挽救约190万个神经细胞,为患者的康复多争取一份希望。

  大脑的“交通网络”关乎生命,脑梗死急性期溶栓治疗是守护这份生命的关键防线。希望通过这个比喻,大家能更直观地理解溶栓治疗的重要性,牢记“时间就是大脑”,一旦出现症状,果断行动,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原文链接:https://wjw.beijing.gov.cn/bmfw_20143/jkzs/jksh/202511/t20251103_42512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调查网 w.bj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153985、010-53387021,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