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共同举办2025年市属医疗机构国际交往中心培训班。培训旨在深入贯彻《北京市国际交往语言环境建设条例》要求,以专业化人才培育推动医疗服务国际化水平提升,为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注入健康动能。来自26家三甲医疗机构的外事骨干与国际医疗部门医护人员共计50余人参加了培训,构建起跨机构国际医疗服务协作网络。
在开班动员环节,市外办语言处相关负责人立足首都开放发展全局,系统阐释了医疗服务国际化的战略内涵,提出三项核心要求:一是坚守政治底色。坚持党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筑牢涉外医疗工作的政治根基;二是深化理论武装。建立政策学习长效机制,精准对接中央及北京市部署,形成卫生健康涉外服务的生动实践;三是聚焦服务本源。通过常态化保障重大国事活动、优化外籍人士就医体验、塑造首都医疗品牌三大路径,彰显大国首都开放包容形象。
本次培训精准聚焦涉外医疗服务痛点,特邀北京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开展专题授课,构建起“理论+实务”的立体化课程体系。在语言沟通层面,围绕“医患交流翻译原则与实践”主题,系统讲解医学英语精准译写技巧,结合“建立关系”“收集信息”“交待与引导”过程中的规范译法案例,破解临床场景外语沟通障碍;在品牌传播层面,以“医院/科室对外宣传策略”为核心,通过深入剖析医疗机构对外宣传的典型案例,指导学员挖掘医学服务中的人文亮点,帮助学员在理论与实操层面实现双向提升。
培训内容既有政策理论高度,又紧密贴合临床与外事工作实际。参训学员表示,通过培训进一步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医疗领域国际交流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未来将在各自岗位上推动学以致用,以更开阔的视野、更专业的服务、更温暖的人文关怀共同擦亮北京医疗服务国际化的“金名片”。
日前,西安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医疗...
近日,铜川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卫健委、...
10月14日,西北片区跨区域药品现代...
9月23日,商洛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
近日,铜川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202...
为深入开展监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