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床转化效能提升交流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以“加速与精准:如何赋能抗肿瘤创新药的临床转化与可及性”为主题,汇聚来自政府机关、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外资药企及金融机构等多方代表,围绕抗肿瘤创新药从研发到临床应用的全程赋能路径进行深入研讨。会议由市医药卫生科促中心产业服务部负责人、北京惟创医学科技促进研究院副理事长梁亮亮主持。
一、领导致辞
市医药卫生科促中心主任张静波在致辞中阐述了当前创新药品,尤其是抗肿瘤创新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正迎来重大转型期,迫切需要构建更加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他强调,市医药卫生科促中心始终致力于打造“政产学研医金”六位一体的融合平台,通过推动临床需求驱动的创新模式,打破各环节壁垒,促进资源高效配置,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各方的战略协作,优化创新服务机制,全力支持抗肿瘤创新药的临床转化与应用推广,为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教科文卫事业部总经理刘博从科技金融与跨境服务角度,提出将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她表示,中信银行将充分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针对创新药研发和市场培育周期特点,量身定制金融解决方案,助力打通创新药械产品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主旨演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药学部主任姜德春系统梳理了创新药从定义、注册、采购到使用的全流程。他指出,医院在药品准入中坚持“以终为始”,开展药品综合评价,从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六大维度严格把关。他还重点介绍了“双通道”模式在提升药品可及性方面的实践与挑战,呼吁政策进一步优化落地细节,切实惠及患者。
北京大学公共工生学院工生政策与管理学系副主任杨莉教授围绕“上市后抗肿瘤药物卫生技术评估(HTA)评价策略”展开深入分析。她指出,当前抗肿瘤药临床试验设计存在证据不足、终点单一等问题,建议在药物研发早期即嵌入药物经济学评价,并推动间接比较等方法的规范应用。她强调,HTA不仅是价格谈判工具,更是价值分配与战略导航的重要手段,应贯穿药品全生命周期。
三、项目汇报
市医药卫生科促中心产业服务部胡敏代表课题组,汇报了《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服务创新医药产(企)业模式研究》课题进展。该课题为北京市重点课题,旨在探索构建政策支持、临床转化与产业协同三位一体的创新服务模式。调研发现,当前医药企业在创新转化过程中普遍面临四大核心问题:临床研究资源受限、医疗数据孤岛现象突出、医疗机构准入标准不统一、创新支付机制尚不完善。针对这些痛点,课题组提出设立生物医药产业专属服务部门及窗口、构建统一数据共享平台、推动临床研究资源开放共享、探索建立多元支付机制等具体建议,为打通创新医药产品从研发到临床应用的关键环节提供政策支持。
四、集体讨论
讨论环节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杨毅恒主持,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张毅、北京数字健康研究会会长于德志、艾昆纬大中华区真实世界研究负责人殷征,以及默克、勃林格殷格翰、赛诺菲、默沙东、武田等外资企业代表参与讨论。
与会专家围绕HTA在入院评估、用药监测与费用控制中的合理应用展开热议,专家们一致认为,应推动HTA从“砍价工具”向“价值导航”转型,建立第三方中立评估体系,强化真实世界数据支撑,构建北京特色的HTA协作网络。
北京阿迪派克国际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郭中在总结中表示,阿迪派克将积极贡献跨国药企的全球实践经验,以具体药品评估为切入点,通过“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的创新模式,持续支持相关专题沙龙活动,共同推动北京市HTA评估体系与生物医药创新生态建设,为首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研讨会是北京市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创新生态建设的重要一步。未来,市医药卫生科促中心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促进多方深度合作,助力北京打造全球领先的医药创新与转化高地。
本次会议由北京市医药卫生科技促进中心主办,北京惟创医学科技促进研究院协办,并得到了北京阿迪派克国际咨询有限公司、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的大力支持。
日前,西安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医疗...
近日,铜川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卫健委、...
10月14日,西北片区跨区域药品现代...
9月23日,商洛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
近日,铜川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202...
为深入开展监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