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慌,就是心脏出问题了吗?中医来帮您!

时间:2025-10-21 18:35:42 作者:佚名

  “医生,我最近总感觉心里‘咯噔咯噔’的,跳得特别乱,是不是得心脏病了?”在门诊,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担忧。

  这种“心慌慌”的感觉,医学上称为“心悸”。它就像我们身体里的一个“小闹钟”,提醒我们需要关注一下自己的身体了。但铃声响起,不一定代表家里着了火,可能只是需要充电了。

  一、心慌的“元凶”有哪些?

  心慌的原因很多,不一定是心脏本身的问题。

  心脏的“家事”:比如心跳节奏乱了(早搏、房颤等),或是心脏结构本身出了问题。

  身体的“邻居”惹的祸:

  太累了或太激动:跑完步、和人吵完架,心都会“砰砰”跳。

  嘴没管住:浓茶、咖啡、酒精、吸烟都可能让心脏“兴奋”起来。

  其他疾病:比如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烧、贫血,也会让心跳加速。

  心情“感冒”了:长期的焦虑、紧张、压力,是导致心慌非常常见的原因。我们的心和情志,是紧密相连的。

  二、中医怎么看“心慌”?

  在中医看来,心,不仅主管血脉,更是我们精神、思维的“大主管”(称为“心神”)。

  如果把心比作一位皇帝,它需要充足的气血作为“粮食”,需要温暖的阳气作为“衣裳”。如果我们过度劳累、思虑太多,或者身体其他部位失调,导致心的“粮食”不够、“衣裳”不暖,“心神”住得不舒服了,就会通过“心慌”来发出抗议。

  所以,中医治心慌,不是简单地把警报器关掉,而是找到是谁在打扰“心神”,是给它补足粮食,还是添件衣裳,最终目的是让“心神”安安稳稳地住在心里。

  三、一日三餐,吃出“安心”

  会吃,也能养心。这里给您一些简单的小建议:

  常备“安心小零食”:

  红枣:补气血,安神。每天三五颗,泡水煮粥都可以。

  桂圆:补益心脾,但偏温补,容易上火的人要少吃。

  山药:健脾益气,对心脾两虚的心慌很好,蒸着吃、熬粥喝都不错。

  这些食物要“拉黑”:浓茶、咖啡首当其冲。还有辛辣油腻的食物,容易生痰湿,扰乱心神。烟和酒更是心脏的“兴奋剂”,一定要远离。

  四、生活里的“养心秘诀”

  睡好两个“黄金觉”:晚上11点前尽量入睡,中午11点到1点间有条件可以小憩15-30分钟。这是滋养心阴、保护心阳最好的方法。

  运动要“慢”不要“快”:推荐太极拳、八段锦、散步这类温和的运动,能让你气血通畅又不觉得累。大汗淋漓的剧烈运动反而会耗伤气血。

  给心情放个假:长期紧张焦虑是心慌的大敌。听听舒缓的音乐、养养花、写写毛笔字,找到能让您静下心来的爱好,就是最好的“安心药”。

  五、出现这些情况,请立刻就医!

  日常调理适用于偶尔的、轻微的心慌。但如果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请不要再观望,立即去医院:

  心慌频繁发作,且持续时间很长。

  心慌时,伴有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晕倒。

  感觉心跳完全乱了套,没有规律。

  本身就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总之,面对心慌,我们既不要自己吓自己,也不能完全不当回事。找到原因,用科学的方法和中医的智慧慢慢调理,让我们的“心神”安居乐业,自然就能告别“心慌慌”,拥抱“心安安”。


原文链接:https://zyj.beijing.gov.cn/sy/whkp/202510/t20251020_42318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调查网 w.bj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153985、010-53387021,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