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一起打造 “无蚊生活”

时间:2025-09-15 21:52:59 作者:佚名

  目前福建省
仍处于伊蚊(俗称“花蚊子”)活跃期
由其传播的基孔肯雅热等
蚊媒传染病发生风险较高
这份“校园-家庭-个人”三位一体防控指南
师生、家长一起学起来!

  

  1.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不会直接人传人。夏秋季节高温多雨,恰好是它的高发期,各年龄段师生均普遍易感。

  

  (图源: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 消杀监测同步推进:

  联合专业有害生物防治机构,对校园室内外开展全方位蚊虫消杀:公共区域(走廊、卫生间、绿化带)布放灭蚊灯,地下车库用热烟雾处理,绿化带用滞留喷洒消杀。同时加强蚊媒密度监测,若发现超标,立即追加预防性消杀,确保开学前成蚊密度降到安全线以下。

  ▼ 防护设施“升级到位”:

  对校园沟渠进行暗渠化改造,电缆井孔洞封堵严实,下水道口加装防蚊闸,通过物理手段挡住蚊虫进入。

  

  开学后:日常防控不松懈

  ▼ 积水清理“定期化”:

  建立“每日巡查、每周清理”机制,每天清扫校园时检查积水点,每3-5天更换水培植物容器内的水(换水时清洗植物根部和容器内壁),屋顶反梁、排水槽定期疏通。暂时无法清除的积水,投放持效性灭蚊幼剂。

  禁止学生在校园内留存闲置瓶罐,发现废弃容器及时清理,避免形成蚊虫“新孳生地”。

  ▼ 健康监测“不缺位”:

  落实晨午检制度,重点关注师生是否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若有立即提醒就医并追踪病因。

  ▼ 防控知识“常普及”:

  利用班会、校园广播、黑板报、公众号等渠道,向师生讲解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和防护方法;每月组织1次“清积水实践活动”,让师生亲手参与防蚊,提升主动防控意识。

  

  3.家庭配合 把好“居家防蚊”第一关

  
(图源: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5.关键提醒 这些“安全细节”别忽视

  ▼ 学校采购卫生杀虫剂时,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选择标有“农药登记证”的产品,并存放在学生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误碰。

  ▼ 开展校园消杀作业时,提前告知师生避开,消杀后通风半小时再进入室内。

  ▼ 家长若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不要自行用药,及时带孩子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是否被蚊虫叮咬,同时向学校报备病情。

  

  防控基孔肯雅热
需要学校、家庭、个人同心协力
从“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
这些日常细节做起
为师生筑起安全的健康防线
让这个开学季更安心、更舒心!

  

来源:省疾控局综合处、福建疾控


原文链接:https://wjw.fujian.gov.cn/xxgk/gzdt/bmdt/202509/t20250903_700018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调查网 w.bj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153985、010-53387021,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