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近年来,围绕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安徽省卫健委着力发挥党委作用,持续加强医疗机构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建设,作出了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
强党建就要强在实处 建章立制有名有实
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以下简称安医大二附院),“爱心门诊”和党员先锋岗的标牌鲜明展示,这个门诊目前由9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党员退休专家出诊,涵盖心血管内科、普外科、康复医学科等科室。党员亮身份,专家来看病。医院积极发挥多学科老专家作用,通过服务创新、资源整合、流程优化,为70岁以上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暖心医疗服务。
据了解,该门诊依托医院官方小程序实现线上预约,同时保留线下“绿色通道”,重点服务70岁以上老年人、现役或退役军人、省市劳模、残疾人等人群,为他们提供免挂号费等服务。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面旗帜就是一个标杆。安医大二附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邓洪禹介绍,医院党委连续5年开展党员先锋岗遴选,在全院设立党员先锋岗500余人次。广大先锋岗党员做到佩戴徽章上岗,以实际行动践行岗位承诺,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示范带头服务百姓健康。
安医大二附院党委书记周典表示,落实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必须坚持党委领导,加强党建工作。医院党委始终把党的建设融入医院发展大计、贯穿医院管理始终,把创建党建品牌作为提升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倾力打造组织领导好、工作机制好、党员队伍好,患者满意、学生满意、职工满意的“三好三满意”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建对公立医院的引领作用,实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在安医大二附院,多形式、多层次的党建共建活动不断开展。2025年以来,该院统筹推进机关与临床、职工与学生、医院与社区等不同类型党支部结对共建,累计开展特色活动近120场,构建起党建引领业务、服务群众、赋能发展的立体化新格局。医院入选全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标杆单位、国家卫健委党校“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优秀典型案例”、“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单位。
“亮党旗党徽、亮党的阵地、亮党的声音、亮党的活动、亮党的荣誉、亮党建品牌。”在安庆市立医院,一个个党建元素随处可见。门诊、收费、出入院、医技等窗口科室设置了92个党员示范岗,全院776名在职党员职工工作时间佩戴党徽,通过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自觉接受监督,突出党员示范作用。
安徽省卫健委行业党建指导处处长计承县介绍,安徽省遴选8家公立医院,创新开展“六亮”行动试点,持续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2630名医务人员在互联网挂号系统亮出共产党员身份,推动诊疗服务流程再造113项,开展志愿服务1407次,患者满意度提升1.3%。
“党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安徽省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党建工作中,安徽省卫健委探索实践新的手段和方式,注重氛围的营造。党建工作注意综合抓、系统抓、全面抓,以把准方向、凝聚人心、形成共识、推动发展为宗旨,把机关党建、行业党建和医疗卫生从业人员思想政治引领结合到工作日常,形成关心关爱的氛围、干事创业的环境,服务社会的生态,真正让党建指引方向,让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让党建工作为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发挥引领作用。
安徽省卫健委要求,坚持“把支部建在科室上”,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确保党组织全面覆盖医院各内设机构及所属各单位,一体推进将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将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系统开展新入职员工、新提拔干部、新晋级医师和退休职工的党员主题教育与思想引领。253所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临床医技科室党支部中,科室负责人、支部书记“一肩挑”比例达83.3%,超过95%的支部书记由业务骨干担任。
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合肥市二院)大厅,院领导戴世云介绍,“我们把所有检验检查类项目、B超、CT等全部整合到‘医疗一条街’,拆除门诊缴费服务窗口玻璃隔板,看得清清爽爽,一目了然,让患者检查、就医更加方便。”
合肥市二院是一所具有红色基因的医院,前身为中国人民志愿军521医院。如今承担着合肥市瑶海区及周边100多万群众的疾病诊治和健康保健等任务。医院党委弘扬“部队传统、军人作风、敢于冲锋、能打胜仗”的二院精神,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医疗业务深度融合、共同提升,获评“全国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医院”,急诊党支部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
合肥市二院急诊科党支部书记、急诊科学科带头人李海山把支部工作和业务工作融合,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上用心用力。由他领衔开展的“双下肢屈曲抬高心肺复苏术”及“插入式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解决了传统心肺复苏难题,使科室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由国内平均3%~4%提高到16%。五年来,累计培训一线医务工作者及群众超十万人次。
“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合肥市二院党委书记方辉介绍,医院按照上级党委部署,坚持以组织建设为支撑,开展支部品牌创建,充分激发党建活力。按照学科相近、地域相邻、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将党建工作链条延伸到每个科室,促进业务工作和党建深度融合。
合肥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孙冰宾表示,合肥市属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党支部274个,实现内设科室全覆盖。立足“培优育强”,会同市委组织部全链条加强医疗卫生系统党务工作者队伍,市属公立医院配备党务人员386人,其中专职党务干部133人。将助力学科发展、提升诊疗能力作为党支部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切实将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服务群众健康的实际行动。
做好顶层设计 提升工作质效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顶层设计功不唐捐。安徽卫生健康事业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时间轴线路清晰:
——2020年,《关于着力加强卫生健康行业党的建设 推进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出台,这是安徽历史上首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的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该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卫生健康行业党的领导”等具体任务。
——2020年,安徽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党组牵头成立省卫生健康行业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
——2021年,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省卫生健康委增设行业党建指导处。
——2022年,安徽省医改领导小组发文,“鼓励各县(市)成立党委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目前,全省已有32个县(市)成立县委卫健工委。
安徽省卫健委党组书记刘同柱表示,我们要保证党建工作有形有效、有为有位,要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硬支撑”,把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和技术要素,加快实现诊疗能力、综合效益、学科水平三个“明显提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把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安徽篇章书写好、描绘好。
党支部立项工作是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连续10余年开展的重点工作。开展以来,医院基层党建项目化、科学化、品牌化管理成效不断显现,3900余名党员在医疗服务、教学科研、综合保障、公益服务等医院各项事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党支部围绕患者所需开展公益,常年义务为喉癌手术后患者开展食管发声培训班,并牵头成立“安徽省新声会”,组建“新声雷锋志愿服务队”;连续多年承担国家“七彩梦行动计划”先天性聋儿抢救项目,让4000多名听障儿童重回有声世界。“无喉复声团队”2023年成功创建“全国青年文明号”。医院获得“全国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医院”称号,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党支部获“全国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称号。
“党建指导,就是要把强党建落在实处,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进一步强化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引导民营医院依法执业、规范发展。同时,夯实行业党建工作力量,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计承县介绍。
“政治理论联学、党员队伍联建、优势资源联享、作风行风联抓、中心工作联促”,芜湖市卫健委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心任务,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的领导作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扎实推进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党建工作结对共建活动,并通过“书记一对一”的党建座谈会形式,推介医院党建工作经验,帮助民营医院解决党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创新管理思路。
鼓励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开展结对共建,打造“党建医联体”,推动民营医院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也是工作的重点。背靠京东方科技集团的合肥市京东方医院是一家民营医院,院党委以党建引领为方向,以党建凝聚人心,以党建促进发展来整体谋划全年工作,着力打造“好看病,看好病,看病好”的“三好医院”建设,通过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在医疗流程、优质服务等方面持续创新和优化,打通堵点、破除痛点、解决难点,让患友的就医之路更加通畅。通过数字化医院建设和智能化手段,优化一站式门诊就诊的流程,无需排队,就可以完成预约、缴费、取药、抽血、心电检查等就医步骤。
以基层为重点 着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首要的一条就是以基层为重点。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能不能真正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落实到基层、服务到基层是检验有没有认真执行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的一块试金石。在安徽多地,以基层为重点的医疗卫生行动实践呈现出常态化、长期化、持续化的特点。
安徽省卫健委党组书记刘同柱表示,贯彻落实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要突出党委的领导作用,大力推进基层工作,进一步细化实化党建工作要求,完善效果评价体系,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负责人抓党建的责任,努力打造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群众满意的党建品牌,提升基层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
“病有所医”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为促进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等问题,安医大二附院机关第九党支部联合肿瘤科专家,多次赴霍邱县医院开展帮扶;专家通过教学查房、学术讲座指导基层肿瘤学科建设;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党支部与附属巢湖医院开展联学共建,促进基层医疗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队伍建设。
安医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党支部副书记、主任医师王晓晨从医近30年,多年来,积极投入到淮北、蒙城、无为、岳西等医联体单位开展技术帮扶和义诊活动,为基层培育出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安医大二附院为“安徽省儿童白血病联谊会”提供全程保障。自2010年启动以来,该联谊会已帮扶超2000名白血病患儿,成为安徽省公益事业的“金名片”。
从省会到偏远山区有两百多公里,而党建让省城大医院的医生和老百姓联系在一起,一场名为“结对共建迎发展、医教携手促提升”党建共建活动在岳西县青天乡同心村开展。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室党支部开展义诊服务,提供健康检查、咨询服务和治疗建议,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和好评。通过结对共建,双方党支部实现医疗科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推动业务发展。
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黄山市祁门县中医医院联合一党支部率医护志愿者团队,深入闪里镇叶家村,开展中医特色义诊及健康帮扶活动,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村民家门口。10余名医护团队为村民辨症施治,提供针灸、拔罐、血糖血压检测等服务,并针对颈肩腰腿痛、慢性病、妇科常见病等开具个性化诊疗方案。围绕“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做好相关防疫提示。党支部负责人表示,义诊是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实践,既发挥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也让党员在服务中锤炼了初心。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卫生健康事业从2019年到2024年的变化是一份党建引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答卷:参保居民年住院率由14.3%下降到11.43%,慢性病患者年住院率由66%下降至45%,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16.2%提高至30.05%,县级医院三级、四级手术占比由41.2%提高至66.7%,全县基层诊疗量占比由52.38%提高到71.8%,乡镇卫生院首诊率由20.95%增加到57.18%……
金寨县是山区大县,常住人口近50万人。自2019年成立县委卫生健康工委以来,金寨县的看病就医政策支持环境有了显著变化,尤其是在“三医”协同发展方面。工委书记由分管“三医”的副县长担任,县卫生健康委主任、县医保局局长分别担任第一副书记和副书记,卫生健康委、医保局、药监局、牵头医院负责人担任工委委员。
“架构清,职责明,协同管。”在金寨县副县长、县委卫生健康工委书记朱煜看来,原先是“铁路警察,各管一块”,现在是有了长效机制,医疗、医保、医药等多方可以坐在一张桌子上,共同讨论问题,商谈解决之道,提高了工作效率。
筑牢政治引领之基 服务人民健康
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根本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这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必须一以贯之坚持的基本要求。“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就是从健康影响因素的广泛性、社会性、整体性出发,更加强调政府统筹协调的责任,更加突出依靠群众,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紧扣“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作用”,全面激活“名医、名药、名方”发展新效能,全面服务人民健康。该院党委筑牢政治引领“压舱石”,把准医院发展方向,将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战略规划、学科建设等重大决策全过程。院本部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大楼、西区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共建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北区新院区开诊,形成“一院三区”5200张床位规模发展新格局。先后与亳州、黄山市中医院建立省级中医区域医疗中心,与7家县级中医院和卫生机构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分院。
安徽太和县中医院党委以党建为抓手,加强学科建设,心血管科等5个专科入选国家级中医优势专科,获批1个省级质控中心、7个市级质控中心,医共体建设经验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典型案例。
安徽泗县卫健委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及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乡镇卫生院、174个村级卫生室为前哨,将党支部建在全县诊疗系统,实现为民微服务全覆盖。泗县卫健委搜集泗县籍在外医疗行业专家教授信息,通过发邀请函、上门拜访等形式连接乡情,有68位在外地医疗高端人才返回泗县,回报家乡。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教授韩宏彦在泗县人民医院查房时表示,“回报家乡、情系家乡的心是永恒的,我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为家乡的百姓提供义诊服务,回报家乡人民。”
合肥市二院党委坚持问题导向,深入一线开展调研走访,梳理解决临床“堵点”“难点”300多项。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各支部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先后推出“我为患者让车位”“床边结算”等一批便民利民举措,患者就医满意度持续提升。
黄山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联合黟县分院组织医院多学科专家深入革命老区黟县柯村,开展了以“携手防癌·共筑健康安徽”为主题的党建义诊活动,将红色教育与健康服务深度融合。
淮北市卫生健康委坚持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优化服务、推动发展的优势,5家三级医院组建以党员专家为骨干的医疗服务队,对段园等5个偏远乡镇开展巡回医疗,推动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延伸至基层,有效破解了偏远地区群众“看病难”的棘手问题。
蚌埠市禹会区马城镇中心卫生院党支部通过建强组织、提升能力、做优服务,打通服务农村群众“最后一公里”。该院整合医疗资源力量,以卫生院10名党员为骨干,吸纳100多名村医,组建医疗保障团队,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活动,与全镇患慢性疾病为主体的1.9万多人签订“家庭医生”合约,全天候为百姓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被国家卫健委评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事关人民健康幸福,事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强党对医疗机构的领导,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是做好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根本保障。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沈明达认为,安徽省卫生健康系统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基层卫生院等积极发挥党建联建、统筹协调作用所创造的经验和开拓的探索路径值得肯定。实践证明,只要坚持党建引领,就能保证卫生健康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只要坚持发挥党建独特优势,卫生健康事业就能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认为,安徽省卫健委落实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党建对医疗机构的引领作用,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建设,努力打造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群众满意的党建品牌。同时,切实以制度创新,推进基层医疗发展,不断提升诊疗技术和服务质量,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
9月16日至17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为助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推...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检查员队伍专业化...
现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级传染病专...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