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中有防腐剂?别害怕

时间:2025-09-15 20:45:57 作者:佚名

  不少人认为化妆品中的防腐剂是一种可能对皮肤和身体造成伤害的成分。实际上,在化妆品中添加防腐剂,是基于“保鲜”需要。

  化妆品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某些微生物。化妆品中丰富的营养成分,又为微生物的滋生、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条件。微生物的繁衍可能导致化妆品变质和失效,引发皮肤过敏等。防腐剂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对于保持化妆品质量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指出,防腐剂是以抑制微生物在化妆品中的生长为目的而在化妆品中加入的物质。化妆品中常见的防腐剂包括羟苯酯类、苯氧乙醇、苯甲醇、苯甲酸等。

  羟苯酯类 包括甲酯、乙酯、丙酯和丁酯等。在常温下,这些物质为无色或白色晶体,防腐机制为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导致细胞内蛋白质变性,从而阻止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在我国,混合酯的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为0.8%(以酸计),单一酯为0.4%(以酸计),在pH值4~9范围内效果最佳。

  苯氧乙醇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防腐剂,致敏性较低。它是一种有机合成物,常温下为无色黏性液体,并有淡淡的香味。其防腐机制涉及破坏微生物细胞膜和抑制氧化磷酸化偶联。苯氧乙醇主要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抑制作用,在pH值3~9时效果最佳,在化妆品中使用的最大允许浓度为1%。

  苯甲醇 是一种常温下无色的液体,有强烈的灼烧味和轻微的芳香味。它对革兰阳性菌、真菌、霉菌以及酵母菌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苯甲醇在低浓度下对人体安全,作为防腐剂在化妆品中的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为1%。

  苯甲酸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片状晶体。其未离解形式展现抗菌活性,且在pH值介于2.5~4.0时活性达到最佳。苯甲酸及其盐类对酵母菌和霉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通常使用量为0.1%~0.2%。

  此外,甲醛曾经因其卓越的抗菌性能而被广泛使用,但因其存在致癌风险,已被禁用。市场上目前有一种替代品——甲醛释放体类防腐剂,在安全性方面有所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产品在水溶性和极性介质中能迅速释放甲醛,需要谨慎使用。

  在选购化妆品时,可以通过查看成分标签来了解产品中所含防腐剂的种类。同时,要注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化妆品,确保选购到合格的产品。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皮肤红肿、刺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情况严重时及时就医。

  (摘自《中国医药报》)

  


原文链接:http://nxyjj.nx.gov.cn/kpxc_37878/202503/t20250321_486144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调查网 w.bj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153985、010-53387021,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