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港口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为辖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截至2021年6月1日,港口区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3385剂次,其中第一剂105906人、第二剂37479人。
落实属地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行业协同+网格(单位)实施+个人参与”的工作模式,构建“镇、街领导包村(社区)”的组织动员体系,落实属地、行业、单位、个人“四方”责任,组织辖区内镇(街)、村(居)委会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一切量逐门逐户开展入员摸排、登记造册、组织接种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倒排工期、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接将接种任务落实到接种点和具体人员,按周计划、按日推进。
精心组织,有序推进疫苗接种。港口区针对辖区企业工厂数量多、分布散的特点,建立以大型临时接种点、常规预防接种门诊为主体,流动接种和上门接种服务为补充的疫苗接种服务体系,拓展“团队预约+个人预约”、“定点接种+上门接种”、“临时接种点+常规接种门诊”等服务方式,高效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在辖区设置9个固定接种点的基础上,组织流动接种队、流动接种车为防钢、核电等大型企业员工提供方便快捷的新冠疫苗接种服务。
设立大型临时接种点,提供优质接种服务。港口区政府投入100万元率先在防城港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设置大型临时接种点,设置15个登记台,18个接种台,日接种量达2000人次以上。合理设置登记区、接种区、冷链区、留观区、疑似异常反应应急处置区等区域,并配备电脑、打印机、扫码枪、冰箱等一批设备。同时,成立由政府常务副区长为组长,卫健、公安、市场监管、各镇(街)、社区等部门为成员的大型临时接种点工作专班,每日派出公安、镇(街)及社区工作人员到接种点维护秩序,解决接种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为大型临时接种点接种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整合辖区医共体资源,从各单位抽调40多名医疗业务骨干到接种点开展接种工作。同时,组织33名志愿者协助维持秩序、指导群众填写核查相关表格、督促群众落实个人防护措施等服务,确保疫苗接种工作有序开展。同时,注重人文关怀,落实便民措施,搭建遮雨帐篷,提供板凳、热水等,配备空调6台,空调扇10台、15台风扇,进一步改善接种场所环境。并实行分时段预约及现场排号两种方式,减少人员聚集及群众等候时间。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疫苗接种质量。为提高预防接种人员服务能力,确保接种安全,卫生健康部门切实加强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人员培训,共培训合格的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人员共227人,紧急救治医务人员30人。每个接种点均有二级医院人员在现场加强医疗保障,并配备急诊科医生、护士和急救药械。同时,与辖区二级以上医院建立急救绿色通道,确保接种安全。
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进一步提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知晓率,该区通过电视、报纸、微信、微博、横幅、宣传栏、短信、致市民的一封信等宣传新冠疫苗以维护群众健康的积极作用,引导群众提高接种意愿。同时,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陈雪萍)
9月19日,司法部部长贺荣在京会见蒙...
9月18日,省卫生健康行业党委召开会...
9月17日下午,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
9月16日至17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为助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