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中医药典型经验 | 太和县中医院:发挥中医药优势,推动医康养融合发展

时间:2024-03-08 20:58:01 作者:佚名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监测统计中心发布《医改中医药典型经验工作专刊》,对我省太和县中医院发挥中医药优势,推动医康养融合发展的经验进行报道。现予刊发,供各地学习参考。

      2000 年,太和县中医院建立了安徽省第一家依托医院的医养院,目前医养院总占地100 亩,建筑面积2.5 万平方米,养老区设置床位500 张,医疗区设置病床100 张。通过20 多年的运作,已走出一条以“养”为基本、“医”为特色、“康复”为核心、“服务”为重点,提供治未病服务、医疗支持、重症救护、慢病管理与康复安宁服务为一体、涵盖全生命周期、中医特色突出的医养结合之路。2016 年被国家老龄委授予“全国敬老文明号”;2018年被省卫计委、省民政厅授予“安徽省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机构”;2022 年通过省级医养结合优质示范基地验收。

     

      “医”字牵头,打破养老壁垒

      太和县中医院打破科室间壁垒,实现医养院与院本部医疗、信息技术、行政管理等科室一体化管理,无缝衔接。老人入住医养院前,由专门的医务人员为老人进行健康、心理、家庭等综合性评估,建立健康档案;针对每位老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看护、医疗、康复方案;建立“全科服务”方案,保证每位老人天天都有医生查房,发现异常立即在院内实施治疗,彻底改变了家庭养老“看病难”“看病迟”等弊端,走出了一条以医为导、以养为本、健康为养的医养结合之路。目前,医养院常年入住老人近500 人,已成立专门的老年病科,建有医疗区,下设医疗室、抢救室、输液室、病房、药房以及中医非药物室治疗区,配备有医护技等专业技术人员26 人,实行24 小时值班制。推行“中医科普查房”,医护人员每天分别两次定时到房间查房,为老人测体温、脉搏、心率、血压、检查身体及心理疏通。

  

      “康”字主导,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太和县中医院推进医养项目时,充分发挥中医在“治未病”与康复方面特色鲜明、实用性强、成效卓著的优势,融入“康”“养”方针,着力提高老人尤其是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推动医康养融合发展。目前,太和县中医院医养院入住的老人中近三分之二为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且大都由生病造成,如中风造成的偏瘫等,后期康复尤为重要。为此,太和县中医院医养院设有康复室、健身房、健身广场,开展足浴(腰腿疼、降压、降糖等)、拔火罐、艾灸、推拿按摩、保健操等特色治疗和康复治疗,定期开展中医健康养生知识讲座,为老人提供中医养生、疾病预防等服务,真正让老人在康复理疗中更好地生活。

  

      “养”字着手,顺应老人美好生活新期待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养老已不再是单纯的吃好、住好,而是要兼顾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等需求,真正达到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为此,医养院从饮食入手,结合中医食疗等,设立专门食堂,配备专职营养师,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个人爱好、营养需求、疾病治疗等,制定每周的膳食餐单,做到低盐、低脂、低糖、粗细搭配,保证老人的伙食多种多样,营养均衡。在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等方面,医养院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动态化管理,根据老人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和中医理论,进行分级和辨证管理。通过饮食调节、日常运动、心理疏导等改善老人的身体状况,让他们体验到“中医养生、饮食养生、精神养生、运动养生”的四维养生服务。

  

     “乐”字发力,塑造医养院文化氛围

      医养院设有棋牌室、书画室、娱乐室、电影放映室、综合活动室等娱乐服务场所,定期组织开展如跳舞、唱歌、唱戏曲、猜谜语、手工课等不同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进一步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定期组织生活自理的老人到太和县国家湿地公园、烈士纪念馆、奥体中心、县城内公园等地参观,进一步感受城市发展变化,以达到健康养生、开阔视野的目的,让老年人在快乐中养老。

  

      “家”字落脚,医养院里享天伦

      目前医养院入住人员中,约有50%老人的子女常年无法到医养院探望。家庭温暖的缺失和子孙常年不在身边的孤独感对于这些老人来说,比疾病、失能更加可怕。为此,医养院配备专业人员为老人开展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服务,并在护理工作中开展“子女+”服务,将老人看作自己的父母,以子女的态度做好服务。护工要配合楼层护理员为入住的老人做床单元护理、口腔护理、鼻饲护理、面部清洁、翻身扣背、擦浴、护理垫的更换以及为卧床老人进行生命体征测量、压疮护理、皮肤清洁护理、喂饭、喂水等,全面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让老人享受到“家庭式氛围,亲情式照顾”。同时,护理人员定期通过微信视频、电话等方式让老人与远在外地的子孙交流沟通,缓解他们的思亲之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观,真正把院当家。

      此外,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养老服务领域的能动作用,通过数字赋能将中医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效整合,不断探索“中医药+康养”医养结合新模式。开展机构内老年人的无线定位求助、跌倒监测、夜间监测、老人行为智能分析、医养集成、视频智能联动、远程会诊等,开发健康养老数据管理和智能分析系统,实现健康养老大数据的智能判读、分析和处理,为便捷、精准、高效的健康养老提供数据支撑,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

      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监测统计中心工作简报【医改中医药典型经验工作专刊】2024年第3 期

  

  

  

  


原文链接:https://wjw.ah.gov.cn/ztzl/zyygljzt/zyyztsy/zhxw/571075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调查网 w.bj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153985、010-53387021,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