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及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时,发现中国6种植物新物种,2023年陆续在国际植物分类学刊物PHYTOTAXA、Systematic Botany 、PhytoKeys等上发表。它们分别为:大戟科油桐属——石山油桐(Vernicia calcicola Y.Feng Huang & D.X.Nong)、唇形科假糙苏属——美脉假糙苏(Paraphlomis caloneura K.J.Yan, Y.P.Chen & Y.Feng Huang)、马钱科度量草属——线叶度量草(Mitreola quanruii L.Wu & R.C.Hu)、楝科割舌树属——广西割舌树(Walsura guangxiensis Y.Nong & Y.F. Huang)、报春花科珍珠草属——洞生香草(Lysimachia cavicola Y.Nong & Y.G.Wen)、沼金花科肺筋草属——广西肺筋草(Aletris guangxiensis Y. Nong & Y. F. Huang)。
研究团队发现这6个新物种在植物形态、生长习性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均有各自的独特之处,除了广西肺筋草,其余5个新物种均是典型的喀斯特植物。新物种的发现不仅拓宽了对广西植物多样性的认识,也为进一步研究这些植物的生态功能、经济价值,甚至药用开发提供了可能。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将继续致力于广西丰富的种质资源调查与研究工作,为推动广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9月17日下午,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
9月16日至17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为助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推...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检查员队伍专业化...
现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级传染病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