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局“链式推进”打造环浙大生命健康产业带

时间:2023-12-23 15:16:10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海宁市依托浙大国际校区科研优势、杭州湾智慧医疗产业园承载平台优势,聚焦“医疗器械+医用材料”两大核心领域,通过“创新链”“服务链”“产业链”协同推进,加快打造“环浙大国际校区生命健康产业带”。目前,全市已有生命健康产业相关企业183家,其中医疗器械类企业88家、生物医药类25家、生物技术类29家、生物材料类4家、健康服务类37家,初步形成医疗器械为主,其他细分领域类为辅,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围绕“创新链”,建设合作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浙造器械”创新展示馆,全面融入科技和现代化手段,全方位展示医疗器械产品,为企业节省参展成本。充分利用好与浙大新一轮战略合作契机,加快推进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共同打造国际优质科教供给样板、区域协同创新样板、校城融合发展样板,共建浙大长三角未来技术研究院(鹃湖实验室)、浙大国际科技园、浙大国际医学中心、浙大附属口腔医院海宁院区等高能级平台和重点项目。

  二是围绕“服务链”,优化产业生态体系。与省药监局合作共建“长三角医疗器械检测评价与创新服务综合体”,搭建起企业与政策、技术、成果“三对接”平台,持续支持再生医学、生物电子、睿医人工智能3个研究中心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形成全链条发展模式。目前共孵化项目公司22家,生命健康智造产业中心等投资8个亿元的生命健康项目已签约推进。同时,建立产业投资基金,与企业联合成立了总规模10亿元的产业基金,用于生命健康、智慧医疗项目招引和培育,现已完成投资项目2个。

  三是围绕“产业链”,共筑协同发展体系。依托与上海漕河泾、杭州钱塘新区的战略合作,探索与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园、杭州下沙生物医药港的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围绕以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鹃湖国际科技城、经济开发区“智慧港”为核心,高新区杭州湾智慧医疗产业园为引领的“一核一园”空间布局建设,成立浙大-爱丁堡大学大健康领域研究中心,将科技城生命健康创新园写入省生物经济发展计划,加速培育生命健康产业百亿级产业集群。

  


原文链接:http://mpa.zj.gov.cn/art/2023/12/21/art_1228989352_5893498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调查网 w.bj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153985、010-53387021,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