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落实防控措施。亳州市各接种点严格落实群众测温、消毒、戴口罩、间隔一米线排队等疫情防控措施,根据各点接种能力,以小时为单位组织人员,避免拥挤和长时间排队。市委书记、市长靠前指挥,现场调研解决问题;分管副市长在市卫生健康委办公,每日调度疫苗接种情况。
二是精准提升能力。依托“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借助信息化手段精准摸排目标人群,按照“就近便民、高效服务”和“增大点位密度、缩小覆盖范围”的要求,增设接种点,让群众少跑路。全市共设置接种点129个、接种台690个,配备医务人员3899人(其中接种人员1561人),日接种能力93150剂次。
三是压实双包责任。建立“市县乡村片组邻”七级包保网络,市主城区按社区分布划分9个大网格、71个中网格,分别由市、区领导包保,负责把群众组织起来,压实属地责任;市卫生健康委干部为集中接种工作责任人,负责把疫苗打下去,压实行业主管责任,双包保责任人既密切配合又各有侧重,共同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四是稳妥推进实施。发布《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利用新老媒体和“村村通”大喇叭深入广泛宣传,提高群众接种意愿。制作了不同颜色区分“片、组、邻”的“一张图”,安排专人在“一张图”上及时标注更新已接种和未接种人数;开发应用程序,每天比对已接种和需要接种人员信息,及时推送给社区,有针对性做好动员组织工作。全市日接种量已从5月11日的4.82万剂次提高到现在的每日11.06万剂次。(李路)
9月19日,司法部部长贺荣在京会见蒙...
9月18日,省卫生健康行业党委召开会...
9月17日下午,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
9月16日至17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为助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