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药品质量安全,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药品安全防线,义乌市局构建“123”监管模式,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提升人员管理水平,有效促进药品质量安全巩固提升。
一是签订“一张承诺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将企业承诺制作为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提醒企业时刻绷紧“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这根弦,强化企业质量管理责任意识,督促企业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开展自查,排查质量安全风险,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促进药品经营行业有序发展。
二是制定“两张清单”,实行精准化管理。一是制定监管分类清单,摸清企业底数,对药品经营企业进行分类,制定分类监管清单,根据不同分类制定监管计划,结合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安排相应的检查人员对企业进行针对性检查。二是制定信用监管清单,每年对药品经营企业开展信用等级评定,评定结果通过政务网站将药品经营企业评定的信用等级进行公示,根据不同信用等级实行分类监管,联合医保等部门,对低信用企业实施相应的惩罚,实行高频检查,高信用企业降低检查频率,培育企业信用意识,建立完善我市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三是建立“三级培训机制”,提升人员管理水平。由科室牵头负责组织基层监管人员培训,加强药品监管业务能力培训,明确药品监管工作标准,规范监管行为,不断提升监管人员专业化水平;定期组织连锁总部企业负责人培训会议,通过开展法律法规宣贯,通报典型问题,强化连锁总部管理责任意识,引导总部加强门店管理,要求总部定期开展门店风险排查,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压实属地职责,各市场监管所负责本辖区药品经营企业的指导和培训工作,建立辖区药品企业监管工作群,通过会议、群指导、现场指导等多方式不定期开展法规宣传和业务指导,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9月18日,省卫生健康行业党委召开会...
9月17日下午,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
9月16日至17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为助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推...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检查员队伍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