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宁市区出发,车程大约1个半小时,才能到达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对口帮扶贫困村新平村。新平村位于南宁市邕宁区百济镇西部,以前是个出名的贫困村,那时新平村里的路沟壑纵横交错、道路泥泞不堪,孩子们每天需要步行5公里到新平村小学读书,踩着这样的烂泥,每天往返在路上的时间就需要2个小时。
而今来到新平村,四通八达、蜿蜒平坦的硬化路延伸到了村民家门口,人人安居乐业,2020年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村里有了文化中心,孩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美丽的大操场,9个坡里的戏台还时常开展文艺演出以及电影播放,每年在各坡的球场还开展球赛,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
为何有如此大的变化,这要从6年多前村里进驻驻村工作队说起。
自2015年对口帮扶邕宁区百济镇新平村以来,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选优配强扶贫工作队伍,选派思想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中层党员干部担任扶贫第一书记,选派表现优异的党员职工担任驻村工作队队员,助力新平村实现脱贫攻坚。
杨修凯,南宁市委第一巡察组组长、南宁市脱贫攻坚战前线指挥部督查考评组组长、帮扶工作组组长,时任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人事科科长,是当时医院选派到新平村的第一任第一书记。
扶贫工作没有捷径,都是各种繁琐的工作。第一任第一书记杨修凯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满了走访入户的点点滴滴。她换上牛仔裤、平底鞋,亲力亲为地耕种1.5亩的“责任田”,让村民感受到她同甘共苦的诚意;她接待了一拨又一拨的考察企业,一次次的失败但永不言弃,终于用真诚换来了企业的进驻,成立产业园;她来回奔波办理各种手续争取资金改善新平村基础设施、修建道路、成立合作社、盘活闲置地,让新平村大力发展产业,让农户扩大甘蔗、水稻等种植,发展新型养殖业增,让新平村的农副产品往外销。她还当上了孤儿三姐弟的“干妈”,帮助他们建起了新房,给他们买生活学习用品,为他们争取资助金……杨修凯同志的扶贫故事让她成为了优秀第一书记,也让新平村的发展得到更多的关注、资助。
蓝兴腾,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总务科副科长,是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选派到新平村的第二任第一书记。
他接过重担开展新平村的脱贫攻坚工作,申请专项资金帮助村委与企业、合作社开展产业项目,扶持新平村产业,形成了金香柑、肉牛、芝麻鸭、光伏发电等多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000元,村集体经济收益实现从2015年的0元到2020年年收入37万余元转变。新平村成为扶贫工作成效的标杆,产业发展得到南宁市委、邕宁区委的重视,蓝兴腾同志也被评为南宁市优秀扶贫第一书记。
2021年4月12日上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总务科副科长王永涛接过接力棒,担任医院派驻新平村的第三任第一书记。
王永涛说,他将继承和发扬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扎实抓好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和为民办事服务等工作的落实,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投入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中。
当天,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吴锋耀,党委委员、副院长邵宏华,党委委员、党办副主任周祖琼等送新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王永涛到邕宁区百济镇新平村报到,并与当地镇党委政府领导、村委干部就新平村建设发展思路、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融合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南宁市委第一巡察组组长、南宁市脱贫攻坚战前线指挥部督查考评组组长、帮扶工作组组长、时任市四医院派驻新平村第一任第一书记杨修凯同志也到场就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如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进行指导。三任第一书记共同谋划新平村发展新蓝图,开启乡村振兴“加速度”。(褚春媚)
9月17日下午,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
9月16日至17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为助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推...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检查员队伍专业化...
现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级传染病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