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机构的科研人员联合在《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上发表论文,估算了204个国家、地区的29种癌症的宏观经济负担,这可为制订相应的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建立高效的卫生保健系统等提供重要参考。
研究数据显示,癌症将于2020—2050年在全球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相当于每年全球GDP的0.55%。其中,中国、美国和印度是癌症带来经济负担总额最大的3个国家,数额分别是6.1万亿美元、5.3万亿美元、1.4万亿美元。而保加利亚、摩洛哥和黑山是癌症经济负担占GDP比重最高的3个国家,占比分别是1.42%、1.33%、1.09%。
研究还发现,不同类型的癌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不均衡的:气管、支气管和肺癌的宏观经济负担最大,金额达到3.9万亿美元;而结肠和直肠癌达到2.8万亿美元,乳腺癌为2万亿美元,肝癌是1.7万亿美元,白血病为1.6万亿美元;这些癌种的宏观经济负担加起来,占全球癌症宏观经济负担的一半。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结论强调了投资于有效的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以减少癌症负担的重要性,这对于保障全球公众健康和推动经济繁荣至关重要。为实现这一目标,首要措施是加大对医学卫生健康领域的研发投入,以解决癌症问题,提升人口健康水平。其次,应加大对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干预研究的资金投入,以便于识别具备成本效益的癌症干预措施。此外,还应加强初级卫生保健,推动成本效益高的癌症筛查项目纳入医保体系;同时创新医疗卫生形式,如基于社区的筛查和数字健康监测与干预。最后,医疗系统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协作,共同应对癌症所带来的挑战。
9月19日,司法部部长贺荣在京会见蒙...
9月18日,省卫生健康行业党委召开会...
9月17日下午,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
9月16日至17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为助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