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十条”和“新十条”优化措施的出台,到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再由“乙类甲管”正式调整为“乙类乙管”……随着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海城区紧紧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工作目标,夯实医疗救治网底,全力守护居民健康。
强化培训学习。辖区医疗机构根据岗位职责确定针对不同人员的培训内容,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业务知识、业务技能、个人防护知识等进行分层次、分批次培训,尤其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高风险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反复强化培训,确保人人过关后才能上岗。同时,对医务人员进行线上考核,每日现场抽查临床科室、重点部门工作人员防控知识掌握情况,确保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防治知识培训全覆盖。
加强值班值守。辖区医疗机构认真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每天安排1名领导带班、1名工作人员实行24小时值守值班,保证值班电话畅通,以便及时解答群众问题,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确保物资供应。根据医疗救治工作需要,辖区医疗机构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渠道全力采购和调配所需应急医疗药物、设备和防护物资,并对防护物资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建立领用台账,确保科学防护、有效利用、避免浪费,保证医务人员和就诊病人的用药需求。
设置发热门诊。按要求应设尽设发热门诊,区分发热/阳性诊疗区及普通门诊区,落实首诊负责制。对发热病人进行集中管理,集中救治,避免造成交叉感染,对于不能救治的危重病人通过绿色通道及时转诊到上级医院,确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能得到及时救治。截至2月13日,辖区共设置8个发热门诊,累计诊疗33911人次。
发挥村卫生室“网底”作用。辖区医疗机构制定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力量(AB角)补充预案,及时补充替换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缺口,保障村卫生室的正常运行,确保村卫生室始终有人驻守看病。组织78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对辖区内老年人进行调查摸底,通过电话、视频、微信或线下随访等方式,对签约村(居)民进行健康宣传和教育,积极回应签约村(居)民的健康咨询和问题。截至2月13日,海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在管人数52340人,已签约32096人,签约率61.32%。
关爱医务人员。辖区医务人员始终秉持“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恪尽职守,坚守一线,全力保障医疗救治工作。海城区卫健局领导通过会议、面对面交谈等形式,关心问候医务人员的身体状况、工作和家庭情况,再三叮嘱他们在救死扶伤的同时,要做好自身防护,保障自身安全。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海城区将继续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以务实举措更好地保障群众就医用药,构筑起“保健康、防重症”的坚实防线。
9月19日,司法部部长贺荣在京会见蒙...
9月18日,省卫生健康行业党委召开会...
9月17日下午,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
9月16日至17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为助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