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全力守护重症患者“生命线”的ICU医护

时间:2023-02-10 19:34:15 作者:佚名

  时断时续的咳嗽声、心电监护仪的滴滴声、呼吸机的嘶嘶声、仪器发出的警报声、医护的交流声......医护紧张而轻盈的在病床之间穿梭、忙碌,这是江永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病房的工作场景。

  

  2023年元宵节,江永县人民医院ICU病房,医护们一如既往的坚守在岗位上。时间就是生命!医护们时刻紧绷着每一根弦与死神抗争,紧张地抢救着徘徊在生死边缘的患者,全力守护重症患者的“生命线”。十多名危重症患者正在这里接受治疗,监护仪、呼吸机、ECMO等设备持续“支持”着生命,医护人员紧张有序忙碌着,一切与平日里没有任何差别,只有玻璃窗上贴着的红色窗花,透出节日氛围。

  中午1点,急诊送入一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症患者,患者昏迷,“1!2!3!”声音一落,4位护士平稳地将患者从转运床移到病床上,安放病人、紧急降血糖、连接监护、连接呼吸机……护士之间配合默契,病人妥当安置,医生查看监护仪器上的心率、呼吸、血氧、血压等数据……。其他病床旁,护士们为患者更换纱布、敷料,为患者翻身、调整床位,给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和叩背排痰治疗;给患者喂水、按摩双腿;对重症肺炎、尿毒症患者,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开展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湿化治疗、补液、监测中心静脉压、输血等救治.....

  不同于普通病房,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不仅需要医生护士更专业的急救知识与技能,还需更细致的生活及心理护理。这里的医护人员都练就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察言观色、心领神会”的技艺。在众多机器的相似报警声中,他们在警报响的第一时间就能精准定位是哪床的哪台机器。患者嘴里插着管,无法正常说话交流,医护人员通过眼神、肢体语言或者写字等方式与他们沟通,患者一个细微的面部表情或肢体举动,他们都能心领神会,一有异常情况迅速察觉并及时处理。

  “很多疾病的加重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每年的冬春季节都是ICU最忙的时候,我们的节假日都是在加班加点中度过的。”ICU护士长说。春节期间,她有一天从早上7:30上班,到晚上20:30整整13个小时未曾停歇。这是ICU医护人员的工作常态。

  副院长兼ICU主任介绍说:“春节前后的重症高峰时段,科室任务尤其重,大多数新冠重症患者本身就存在诸多基础疾病,治疗起来得多方面关注,护理更困难;加上科室同事一个个接连“阳”了,压力非常大。上班的医生、护士发烧头痛吃一颗布洛芬就奔着去抢救患者;许多医生护士都是自己还高热,依然咬着牙根上班……大家互相帮助、默默坚守。我看着真的心痛,能拥有这个优秀团队,为他们感到骄傲....。”


原文链接:http://wjw.hunan.gov.cn/wjw/xxgk/gzdt/dfxx/202302/t20230206_2924047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调查网 w.bj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153985、010-53387021,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