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经济报:“美丽经济”成“热门话题”——2022新疆伊犁·霍城薰衣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举办

时间:2022-07-16 00:54:53 作者:佚名

  

  6月21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伊犁州药品监督管理局和霍城县政府承办的2022新疆伊犁·霍城薰衣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举办,来自广东、浙江、江苏、湖南等省药监局、化妆品行业协会及新疆相关企业的专家、代表参会。

  

  图为论坛现场(查燕荣 摄)

  伊犁是我国重要的薰衣草种植基地,薰衣草种植面积已达8万余亩,其中一级精油产量突破400吨,占到我国薰衣草种植面积和精油产量的90%以上。本次论坛以“大美新疆,芳香伊犁”为主题,论坛期间,通过开展政策研讨、科技交流、市场展望、创新合作等活动,助推新疆薰衣草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整体推进和改革深入,“美丽经济”产业不断升级发展,化妆品行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一系列配套规定和办法的正式实施,为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利用先进技术结合我国特色植物资源做好产业创新成为整个化妆品行业正在讨论的热门话题。

  在会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颜江瑛通过视频致辞,她表示,希望新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加强与发达省市化妆品产业合作,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新疆传统优势项目和特色植物资源,抢抓市场机遇,大力发展化妆品产业,支持和引导化妆品行业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管司司长李金菊、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化妆品监管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谢志洁、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教授吴克刚,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芳香健康产业分会副秘书长陈彩华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主题演讲,全面介绍了国家化妆品相关政策法规、产业状况、科技前沿动态、市场展望、创新合作等,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化妆品行业已经是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发展前景无限。但是,目前本土品牌相对弱小,如何打造本土高端品牌,形成国内外品牌平等良性竞争发展的格局,需要发挥政府政策、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建立相关基金,建设相关基础设施,支持化妆品标准体系建设,为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引擎、提供新支撑、带来新保障。”谢志洁表示。

  霍城县委书记马龙介绍说,霍城县素有“中国薰衣草之乡”的美誉,与法国普罗旺斯、日本北海道并称为世界三大薰衣草产地,已有60年的发展历史,目前规模种植5.6万亩,引进博洋瑞联、解忧公主等薰衣草企业,培育形成了集薰衣草种植、加工、销售和产品研发、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2021年成功申创以薰衣草为核心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成为全国薰衣草生长条件最优、种植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全、科研开发最适合的地区。

  自治区药品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峰说,将围绕伊犁薰衣草、马油、和田玫瑰花这些特色原料,牵头制定特色化妆品行业标准,以实际行动促进新疆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三个措施:一是目前正在研究制定促进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采取提前介入服务、优化政策引导和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等措施,积极促进化妆品产业发展;二是已顺利通过了国家药监局进口普通化妆品备案能力评估,正式承担了由国家药监局授权的进口普通化妆品备案工作。这也意味着,今后企业可以不出疆就能办理进口普通化妆品备案,将有力推动全区化妆品产业发展;三是积极搭建合作交流平台,瞄准伊犁薰衣草这个优势产业,邀请国内知名化妆品公司来疆对接合作事宜,共同推进伊犁薰衣草化妆品产业发展壮大。”李峰说。

  据了解,新疆现有化妆品生产企业36家,可生产12个类型776个品种;委托生产企业720家,经营使用企业(单位)等主体近10万家。“十三五”期间化妆品生产销售总值约151亿元,2021年生产销售总值32.2亿元,比2020年增长30.4%。(记者 查燕荣)

  责任编辑:刘炎炎 杨玉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原文链接:http://mpa.xinjiang.gov.cn/xjyjj/mtgz/202206/a6f66c741c8e4039a92234275c56ebc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调查网 w.bj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153985、010-53387021,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