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点提能力 建立机制促落实

时间:2022-04-09 12:07:46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镇巴县聚焦健康镇巴目标,围绕壮大中医药、做实慢病签约服务、普及健康知识等重点工作,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工作落实机制,全力推进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发展壮大中医药,提升治病能力

  一是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壮大中医人才队伍。确定“311”人才培养目标,计划用3年时间,中医类中级职称人员在达到30名、中医类执业人数达到100名、中医专长医师和乡镇全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达到100名。二是健全中医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投资1.2亿新建县中医院,面积3.2万平方米,开设300张中医病床,建成20个中医馆,181个村卫生室都配齐6类基础中医技术设备。建成“三馆一室”(中医药博物馆、中药材标本展览馆、名医馆和中医药文化摄影书画展览室)。三是加强中医文化传播,提升中医研学能力。举办“中医杯摄影书画竞赛活动”“中医经典诵读表演竞赛活动”,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建立344名会员的“中医药学会”“中医传承办公室”“中医药专家工作站”,提升全县的中医药研学能力和水平。创办《镇巴中医》杂志,活跃合传播中医药文化有了舞台。

  二、做实慢病签约服务为,提升防病能力

  一是组建签约团队,明确职责任务。按照“2+2+1”(村医和村卫健助理员各1人+镇级医生和公卫专干各1人+县级慢病专科医生1人)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模式,全县调动428名县镇村医生组建181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其中县级医院遴选25名临床内科骨干医师在签约服务团队中负责慢病指导,建立高血压糖尿病医防融合智慧门诊,推进医防融合。二是提升服务内涵,规范服务流程。将签约服务做为落实基本公共卫生的重要手段,探索按人头打包基本公共卫生签约服务化模式,与分级诊疗相结合,落实双向转诊制度。三是强化考核激励,提升服务质量。将签约服务纳入卫健系统目标责任考核,充分发挥公共卫生资金的绩效杠杆作用,县财政每年投入65万元,对慢病控制效果好的签约团队进行效奖励。

  三、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

  一是建立健康促进“四支团队”。组建健康促进文艺宣传队、健康知识宣讲团、阳光少年健康指导团和健康知识宣传队,将健康知识通过文艺节目的方式到镇村、机关、学校等进行传播,每年开展健康宣传活动约180场次,实现全县群众健康知识普及全覆盖。二是构建两个平台。打造“健康镇巴”微信公众号及抖音平台,将健康知识通过图文编辑、音视频等方式进行传播。每年推送健康知识300余篇,制作健康知识宣传抖音视频近30个,平台点击量达到20万人。三是围绕主题推出一个系列。围绕健康知识普及这一主题,结合“肿瘤防治周”、“高血压防治日”等主题宣传节日,推出义诊、健康知识竞赛等一系列健康宣传和健康实践活动40余场,健康咨询61270多人次,义诊15200人次。居民健康素养由14.7上升到20.6 ,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3%;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92%,健康促进成效明显。

  四、建立推进机制,促进工作落实

  一是建立防返贫健康帮扶机制。采取“五步识别法”(签约医生摸底、镇卫生院初审、卫健局汇总、乡村振兴局比对信息、镇办核实研判)对最终研判确定的因病“三类人群”开展健康帮扶服务。对城乡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实施有效干预,优化县域内医疗资源配置,持续加强城市三级医院对本县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工作。推进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突出中医院和妇幼保健医院专科特色,按照“1+2+5”的顶层规划思路,推进互联网医疗。二是完善人才培育机制。推广“县聘县管镇用”“镇聘村用”,持续为基层招聘特岗全科医生。实施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毕业生,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为符合条件的25名乡村医生购买基本养老保险,每年筹资200万元建立卫健人才培养基金库。优化人才配置使用。卫健系统768个编制由卫健局归口管理,根据县镇村三级医疗需求进行统筹调配,促使专业技术人员与设备配置、业务发展等相匹配,拓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空间。三是强化督查考核。把健康乡村建设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的考核,强化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坚持考用结合,将对各级政府的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评优树模和绩效考核等挂钩。


原文链接:http://sxwjw.shaanxi.gov.cn/sy/ztzl/jkfpzt/jcdt/202112/t20211223_220535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调查网 w.bj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153985、010-53387021,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