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洋县对照省、市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任务,突出项目带动、五大中心建设、人才振兴三大举措,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补足人才发展短板,为全面巩固成效,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发展短板
聚焦县镇村三级医疗服务阵地建设,加快改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实施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洋县中医院新建十四层住院综合楼一幢,洋县人民医院新建急救应急医疗中心。加快非集体产权村卫生室建设,在已建168个集体产权村卫生室的基础上,2021年度新建7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至2022年末力争实现集体产权村卫生室全覆盖。加强重大疾病、慢性病综合防控,积极谋划县疾控中心迁址新建项目,提升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抓康养项目,推进医养融合。成功打造了新健康医院等医养结合示范单位。现有医养结合从业人员65人,设置康复床位28张,护理床位340张,累计服务1000余人、12000多人次。洋县朱鹮国际康养生态城项目用地面积104.86亩,项目总投资约7.16亿元,总建筑面积9.06万平方米,可提供床位239张,其中现代护理机构将于今年内完成主体建设,养老住宅已全面开工,预计2023年一季度投入运营。
二、加快五大中心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确定由县人民医院创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脑卒中中心、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县妇幼和计划生育中心创建“新生儿救治与转诊中心”的规划,依托医联体建设,通过分级诊疗、远程心电网络系统、多学科联合、建立快速救治通道等方式,加快推进五大中心建设。县妇幼和计划生育中心“新生儿救治与转诊中心”于2018年通过验收;2019年洋县人民医院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通过验收,同年,启动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工作;2021年4月23日洋县人民医院被正式授予“中国胸痛中心”牌匾,成为国家级基层版胸痛中心;10月15日洋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已通过省级初审验收;2021年9月25日洋县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启动。目前全县儿科、呼吸内科、医学影像、感染性疾病科等科室诊疗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危重患者救治能力不断提升。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筑牢振兴根基
(一)抓改革促发展,加强制度保障。聚焦解决镇(街道)卫生院工作人员收入待遇低、积极性不高、留不住人才和县级公立医院人才招聘受编制限制等问题,制定了《洋县镇(街道)卫生院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洋县县级公立医院编制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方案(试行)》,目前各镇(街道)卫生院绩效考核正在试点推进。县人民医院绩效考核方案运行两年来,调动了人员积极性,尊重医技、尊重人才转化为医院服务能力的提升,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二)抓交流促提升,加快业务发展。聚焦人才培养,依托县级医疗机构人才资源和局机关管理人才培养优势,2021年4月30日从县级公立医院选拔20名中高级职称人员任命为镇(街道)卫生院业务副院长,加强基层卫生院业务指导,促进人才下沉基层,服务基层。制定了《局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交流轮岗暂行办法》,下属单位推荐优秀人才到局机关轮岗锻炼,每期5人,每期3个月,做到有效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切实加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三)抓班子促优化,用好干部人才。以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为标准,今年会同县委宣传部对镇(街道)卫生院班子进行了研判调整,提拔了一批优秀干部任卫生院院长。配合县委组织部配齐了县人民院、县中医院、县妇幼计生中心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得到组织认可,队伍结构更加均衡,为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四)抓人才储备,促进梯队建设。加大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力度,充实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按照《陕西省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标准》,每5年动态调整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用好用足空余编制。继续实施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招聘医学类毕业生计划,乡镇卫生院专业人员招聘学历放宽到大专。2021年事业单位招聘6名镇办卫生院工作人员。免费医学定向生招聘3人,县及县以下医学定向本科毕业生招聘22人正在进行中。镇办卫生院编制由原来522名在2017年增加到560名。
9月18日,省卫生健康行业党委召开会...
9月17日下午,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
9月16日至17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为助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推...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检查员队伍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