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汉阴县严格落实省市部署要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引领,以巩固成果、提质增效作为遵循,靶向发力,全力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改革驱动,凝聚合力,助力转型升级
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以乡村振兴重点内容为着力点,将乡村振兴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整体推进,加速实现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人员部署上,将医改和乡村振兴工作由一名领导归口管理,增加2名工作人员,细化分工、明确专人专班负责开展日常工作,以改革思维助推乡村振兴,聚焦工作合力。在工作方法上,工作重心由“促脱贫”向“防返贫”转变,在工作方式上,由“管疾病”向“管健康”转变。先后出台《汉阴县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长效机制》、《汉阴县易地搬迁基本医疗有保障工作方案》等文件,全方位保障了健康扶贫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和提效升级。
二、扩容配优,辐射带动,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合理规划布局。建强基层、筑牢网底是完善县域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关键,汉阴县根据人口分布和交通位置,对镇卫生院优化资源配置,坚持辐射带动,把涧池、平梁、漩涡镇中心卫生院做为3所区域常见病诊疗中心培植,巩固提升铁佛寺、汉阳镇等5个卫生院能力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标准,保持双乳、上七等6所卫生院现有服务能力水平,形成3+5+6运行模式。二是强化硬件建设。为深化分级诊疗,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全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中重点突出3大镇级诊疗中心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及发展定位,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县级医院签订帮扶合同,“输血式”式帮扶。今年以来医共体内牵头争取2075万元资金支持三大中心建设。建成后将增加床位500张。目前建筑面积8800㎡、设置床位150张的漩涡镇中心卫生院于今年7月已建成投用,涧池镇中心卫生院新院已建成封顶。三是激发创新活力。持续完善镇卫生院“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激励机制,提升工资待遇。为树立鲜明激励导向,破除镇卫生院院长晋升瓶颈,激发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县委组织部将平梁、漩涡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任命为县级公立医院副院长;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工资与县级医院基本持平,镇级助理医师占比达82%,每千人拥有床位数达到6张。
三、突出重点,完善机制,释放政策红利
一是健立监测预警机制。建立三级防返贫监测体系,由县卫健局牵头成立“监测预警中心”,县镇医疗机构相应设立“监测办公室”,各村医疗机构设为“监测点”。畅通信息渠道,常态化开展患病情况的摸底排查,“监测预警中心”按月收集信息,及时研判分色预警,分色管理,精准帮扶。二是健全能力提升机制。围绕“县镇一体、镇村一体”,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村卫生室公有比例,提高村医待遇,落实养老保障。建立人才下沉、技术下沉、信息共享、需求对接、目标考核“五项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目前累计下沉医务人员10名,招聘本科卫生技术人员13人,培养业务骨干87名,为符合条件的121名村医资助24.2万元购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三是完善服务优化机制。针对外转患者较多的病种,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大病救治流程,统筹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形成医共体总院+卫生院+村医的服务模式,做实做细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优化“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等便民举措,针对门诊资金垫付压力较大的血透患者,创新实行“门诊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减轻患者资金垫付压力。截止目前对7753名慢病患者实施“应签尽签”,累计救治大病患者314名,为126名透析患者累计垫付资金150余万元。四是优化健康促进机制。以8类健康细胞示范建设为载体,加大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力度,推行卫生健康服务网格化管理,推进慢病管理医防融合,不断扩大基本公卫服务覆盖面,持续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目前创建健康机关单位11个、健康学校2个、健康医院6个、健康村庄20个、健康社区3个、健康企业2个。通过健机制、提能力、优服务,镇村两级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比达到59%,县域内就诊率持续在90%以上,居民健康素养得到稳步提升,健康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9月19日,司法部部长贺荣在京会见蒙...
9月18日,省卫生健康行业党委召开会...
9月17日下午,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
9月16日至17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为助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