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代表并附议人:
您们在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支持在亳州建设“藏红花”繁育基地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我省是中药资源大省和中药产业大省,目前已查明中药材品种达3578种,居华东地区首位,全国第六位,形成了稳定可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产业集群和优势品种种植带,我省中医药产业建设发展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开展中药资源普查。从2012年开始,我省先后开展了六批共80个县(市、区)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基本达到了全省普查工作全覆盖,逐步摸清了我省中药资源分布。目前,我省前三批30个试点地区的中药资源普查已完成了国家验收工作。同时,在安徽中医药大学建设省级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在亳州和金寨建立了监测站,初步建成了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另外,还建设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9个,建成中药材种质资源圃300亩,1500㎡种子保存库,收集保存种子100多种,良种繁育基地建设5000多亩。
二是优化中药产业布局。我委(局)会同省扶贫办、省农业厅等相关部门,牵头制定出台了《安徽省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工作方案》(2017-2020年),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协调机制和贫困县联系制度,强化县级主体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和协同配合,共同推进行动方案落实。同时,结合我省实际,编制了适宜贫困县发展和推广的大宗、道地药材种植推荐目录,引导中药企业发展皖产道地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指导贫困县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中药材产业发展,促进皖产道地药材向最佳生产区域集中。
三是加强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自实施“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以来,共确定霍山石斛、灵芝、亳白芍、黄精、茯苓、宣木瓜、菊花、丹皮、断血流、桔梗、天麻、太子参、前胡、葛根、百蕊草等15个“十大皖药”品种、44个“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76家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单位。截至目前,全省“十大皖药”示范种植面积共127452.2亩。
四是打造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中药品牌。如“药信”“广印堂”“何云峙”等3个注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霍山石斛、滁州贡菊、金寨灵芝、金寨茯苓、旌德灵芝、九华黄精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注册商标,“金玉牌滁菊”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同仁堂牌白芍”被评为“第三届中药饮片诚信品牌”。霍山石斛连续4年跻身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亳丹皮进入2020年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价值评价百强榜。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您们提出的支持在亳州建设“藏红花”繁育基地的建议,符合中央文件精神,是保护、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积极探索,我们将组织专家对该项目进行调研论证,并根据需要在项目安排、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做大做强我省中药产业。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发展处
联系电话:0551-62998553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
2021年6月9日
(信息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9月19日,司法部部长贺荣在京会见蒙...
9月18日,省卫生健康行业党委召开会...
9月17日下午,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
9月16日至17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为助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