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就近便捷托育服务。
5月份,对芜湖市、马鞍山市开展调研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开展情况,采取基层走访、现场查看、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了解疫情期间托育机构防控情况。
2.深化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合作打造长三角健康养老基地。
5月份,会同省民政厅先后组织对皖南长三角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等地第三批安徽省医养结合社区示范中心申报单位进行复核。起草建立完善安徽省老龄健康服务体系实施意见初稿。
3.开展医养结合示范创建,推进医养资源整合和统一信息平台建设。
5月份,会同省民政厅对第三批安徽省部分医养结合社区示范中心申报单位进行抽查复核,召开了评审会。医养资源整合和统一信息平台建设已经开设上线试运行,完善信息平台功能方案。
4.加强常见病、罕见病防治。
全面启动第四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工作,确定2个国家级城市示范区、2个国家级县级示范区和4个省级县级示范区。印发《关于启动安徽省第四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的通知》,印发《第四轮安徽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提出具体建设目标、工作原则、工作内容和组织管理措施。
5.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智医助理”覆盖所有基层医疗机构。
指导今年50个项目县开展智医助理建设,目前有11个县区初步完成系统部署;21个县区已启动项目建设;18个县区处于项目建设前期准备阶段。在去年建设的55个县区完善系统功能,进一步实现手机端功能开发工作。合理用药本地化改造方面,已完成44个县区合理用药本地化改造并上线。
6.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开展改革试点。
5月份,召开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推进会,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
7.创新村医使用、管理机制和政策,多措施、多渠道招聘引进村医,探索以县(区)为主体村医定向委托培养三年行动,稳定发展村医队伍,动态消除村医“空白点”,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加强部门间协商,征求省相关部门意见,加快推进加强村医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制定过程。
8.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健全县域医共体医保基金按人头总额预付机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扩大到10个市。
5月份,我委召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督导调度会,重点调度部分县(市),督促各地按时保质完成任务。2020年新增的24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市)按照文件要求,印发实施方案,正在进行乡镇卫生院院长任命和两包经费核算拨付工作。
9.支持建立中医药传承创新平台,推进中医药服务基层全覆盖,支持亳州“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
督导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全国中医流派工作室及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等按照项目目标任务加快建设,推进4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建设,调研指导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文化馆和黄山新安医学研究中心加强内涵建设。印发《2020年度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实施方案》。调研相关重点企业、中药大品种,指导推进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中药提取)开放合作发展。
10.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落实举措。
会同省医保局、省药监局对送审稿进行修改完善。
11.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消除医疗服务空白点。
拟制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建设方案。督促各地按照《关于落实基本医疗有保障动态消除村卫生室和村医“空白点”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对辖区内所有村卫生室及人员开展摸底排查,4月底前完成了摸底排查工作。
12.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我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实现与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以及国家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对接。全力积极应急对处置新冠疫情;配合省委政研室开展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调研工作,完成调研材料初稿,制定调研计划;研究提出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举措材料;准备修订《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初稿。推进修订《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9月19日,司法部部长贺荣在京会见蒙...
9月18日,省卫生健康行业党委召开会...
9月17日下午,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
9月16日至17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为助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