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省政府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卫健委)
序号 | 目标任务 | 全年完成情况 | 牵头责任 单位 |
1 | 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倾斜,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开展乡村医生定向委托培养行动计划。 | 2021年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招录590人,村医定向委托培养招生1456人。 | 省卫生健康委 |
2 | 加强医疗废弃物收集处理,完善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合理布局集中处置设施。 | 1.印发《安徽省“十四五”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划》,加快补齐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短板,推动基层医疗机构设置专用医疗废物贮存间建设。 2.设立全省医疗废物信息化监管平台,开通卫生健康部门专用监管帐户,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实施信息化监管。 3.开展医疗废物专项检查和年度防治监督抽检,专项检查医疗机构8886家、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18家。 | 省生态环境厅,省卫生健康委 |
3 | 健全托育服务标准规范体系,新增105家普惠托育机构。 | 制定《托育服务补短板方案》《安徽省托育机构登记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支持社会力量发展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和综合托育服务机构,落实中央预算内资金3645万元,将普惠托育服务纳入省民生工程,科学规划托育机构建设,开展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2021年全省新增普惠托育机构105家。 | 省卫生健康委 |
4 | 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血吸虫病防治所先行探索实施“公益一类保障,二类绩效管理”。加快推进各级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全省116家疾控中心均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队伍结构,全省疾控机构中级职称以上比例达到40%。充分发挥公共卫生研究院作用,启动与省内部分高校、省内外科研机构及有关企业的相关合作,提高公共卫生科研能力。 | 省卫生健康委 |
5 | 提升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监测预警能力。 | 完善新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哨点布局,提高监测检测的敏感性;加强诊所、民营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推动消除新建医院和民营医院信息报告死角;定期发布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与死亡情况,适时向社会推送预警或健康提示信息;推进“安徽省重点传染病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及系统完善与试运行,已于2021年底上线试运行;依托智医助理收集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信息开展早期症候群监测预警,在合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新冠肺炎症状监测直报试点。 | 省卫生健康委 |
6 | 实施113个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项目。 | 推进113个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其中:3个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项目扎实推进,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按计划采购相关设备,提升检测能力;61个县级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全面开工建设;28个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建设项目分步实施;5个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项目启动建设;16个平战结合公共设施改造升级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 | 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健康委 |
7 | 加快建设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区域性传染病救治中心。 | 加强项目建设进度调度,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芜湖、阜阳分中心等3个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全部开展建设,已完成投资6.0409亿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各市传染病救治项目按计划有序开展。 | 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 |
8 | 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省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 | 布局蚌埠、阜阳、芜湖、安庆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持续推进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基本建设项目,主体框架封顶;加快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前期工作,项目已纳入国家第二批试点。统筹省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推进有关省属医院与市、县级医院合作共建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逐步提高市、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 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健康委 |
9 | 推进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建设。 | 已完成5个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合作共建协议签订(省立医院与阜阳市二院合作共建省感染性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安医一附院与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建省肿瘤区域专科医疗中心,蚌医一附院与萧县人民医院共建省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皖医一附院与宣城市人民医院共建神经系统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安中医一附院与亳州市中医院共建省中医专科区域医疗中心),落实省属公立医院事业发展补助资金2500万元,各项工作按协议稳步推进。 | 省卫生健康委 |
10 | 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 扎实推进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2021年,达到标准化建设的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733个、村卫生室6228个。 | 省卫生健康委 |
11 | 对农村适龄妇女开展宫颈癌和乳腺癌免费筛查。 | 截至2021年底,全省累计完成宫颈癌筛查人数574738例,完成年度任务的112.69%;完成乳腺癌筛查人数178840例,完成年度任务的141.94%。各项目县均已超额完成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工作年度任务数。 | 省卫生健康委 |
12 | 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推进智慧医院建设。 | 1.积极推动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智慧医院创建,目前已完成电子病历等级评价评审,全省电子病历平均级别2.87,较上年提升0.36级; 2.智联网医院系统建设已完成功能性验收,合肥、宿州、池州3个试点市已完成35家公立医院部署,组建专家库成员677人,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历1408万份,发现风险病历61.8万份,上级医院专家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诊疗咨询1118份; 3.持续推进电子健康卡建设,全省14家省属医院、71家市级医院、96家县级医院、372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用卡环境改造,电子健康卡发卡总量1868万,用卡总量1.11亿人次,逐步实现看病就医“一卡通行”。 | 省卫生健康委 |
13 | 实施“江淮名医”“徽乡名医”培养工程。 | 印发“江淮名医”“徽乡名医”选拔培养方案,评选产生“江淮名医”103名、“徽乡名医”100名。 | 省卫生健康委 |
14 | 开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行动。 | 1.完善中医药发展支持政策,出台中医药教育、医保、中药制剂调剂等政策措施,制定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行动方案; 2.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专项行动,省中医院、省针灸医院等4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全面开工建设,争取黄山市中医院、亳州市中医院等4个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积极推动省中医院与上海曙光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印发《安徽省中医医疗中心建设方案》,建立名中医工作室38个、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14个、长三角名中医工作室12个。 | 省卫生健康委 |
15 | 支持亳州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 充分运用省“三重一创”等政策,下达奖励资金计划3000万元,支持亳州现代中药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指导亳州市中医院与省中医院合作共建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推动亳州市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开展部分药企中药配方颗粒在省内有关医疗机构开展临床科研使用试点。开展中医药产业专项调研,加快推进亳州“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纳入省市共建框架协议。2021年,亳州现代中药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实现产值***亿元,同比增长***%。(数值由发改委提供) | 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健康委 |
16 |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 1. 积极推进卫生城镇创建。2021年全省申报省级卫生城镇创建和复审共194个,实现全省地级市卫生创建全覆盖,参加复审的国家卫生城市均顺利通过全国爱卫办暗访调研。 2. 扎实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印发《关于开展第33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以“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月活动。 | 省卫生健康委 |
17 | 加强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 | 制定《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方案》,创建“全省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98个,其中44个获批国家级示范社区。全力推进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工作,《安徽省养老服务条例(草案)》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第一次审议。 | 省民政厅,省卫生健康委 |
18 | 构建“1+5+N”重大疫情分级分层分流医疗救治体系。 | 1.推进省级传染病救治基地建设,与安医大召开专题会议,向省委编办协调机构设置事宜,共同推进省级救治基地建设; 2.加快区域性传染病救治体系建设,芜湖、阜阳2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按计划启动实施,合肥、安庆市传染病医院按计划实施,蚌埠市传染病医院重新规划选址; 3.完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16个市按计划推进,其中淮北、芜湖、阜阳、淮南等8个市传染病院建设基本完工;提升县级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目前61个县级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其中17个项目已完工。 | 省卫生健康委 |
9月19日,司法部部长贺荣在京会见蒙...
9月18日,省卫生健康行业党委召开会...
9月17日下午,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
9月16日至17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为助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