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慎终如始抓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完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并切实抓紧抓实抓细。一要着力加强常态化精准防控,要做到四个完善(完善及时发现机制、完善快速处置机制、完善精准管控机制、完善有效救治机制);二要着力强化局部应急处置,重点抓好五个环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实行集中隔离、迅速组织医疗救治、做好新闻发布);三要着力强化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加快推进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升级改造,加强定点医院能力建设、设施改造和人员培训,强化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制度和措施落实;四要着力强化冷链食品风险排查管控,坚持人物同查同防,持续做好冷链食品各环节疫情防控工作;五要着力抓好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防控,加强入境人员集中隔离点和定点救治医院疫情防控风险排查,强化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六要稳妥推进新冠疫苗加强接种与3到11岁儿童疫苗接种工作。
二、强化建设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落细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见》。一是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推进省级“大疾控”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疾控机构“公益一类保障,二类绩效管理”,优化人才队伍,落实各级疾控机构编制。二是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建设集中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完善监测哨点布局,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建立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三是提升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加快构建“1+5+N”传染病救治体系,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强化感染、呼吸、重症等学科建设,建立按照“平战结合”机制设置的传染病医院或可转换病区。四是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健全重大公共政策健康评价制度,推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大卫生创建力度,大力开展卫生城镇创建,深入开展健康宣传。
三、加快医疗卫生资源提质扩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补齐我省医疗卫生服务短板。一是加大专科医院建设支持力度,建设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分类指导、分步推进50所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全力推进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民生工程,加大社会办医支持力度。二是加强基层医学骨干培养,完善人才评价制度,创新留人机制,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服务机制。三是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共建共享长三角优质资源。推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大对皖北地区、大别山革命老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基础,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
四、继续巩固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的重要指示精神。一是强化三医联动改革。进一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建立省医改三医联动平台,持续推进定期会商和工作机制。二是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巩固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积极组建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加快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进一步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严格村级巡诊派驻服务,确保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三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落实安徽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文件,督促各级政府落实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保障责任,积极推动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落地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创新综合监管制度。四是做好“一老一小”重点人群服务保障。贯彻落实《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大力发展托育服务,支持有条件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区提供托育服务,鼓励通过市场化方式为就业人群密集的产业聚集区域和用人单位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提高婴幼儿家庭获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和我省实施方案,完善老龄健康支撑体系,推动医养结合、老年医学科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促进老年人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社会保障、社会参与、权益保障等统筹发展。五是继续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实施安徽中医药振兴行动计划,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传承发扬,开展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六大工程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十大专项行动,提升我省中药材市场能级,推进中医中药现代化。
五、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监管。深刻汲取太和县多家医疗机构骗保事件的教训,一是坚决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对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醒,强化社会监管,提升监管合力。二是重点围绕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落实药品、耗材采购制度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等方面,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监管。三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监管,加强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的绩效考核。四是加强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监管,加大医疗卫生行业行风建设力度。五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秩序监管,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秩序监管联防联控机制。
六、做好“双招双引”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加强统计监测,管好用好“双招双引”综合调度管理平台,实行“双招双引”项目三级调度机制和工作双向反馈机制,分别调度、及时反馈,坚持“落地算数”,推动项目落实。重点推进现代医药、现代中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聚力产业链关键环节、薄弱环节,营造健康产业链生态。将产业年度营收目标和招商任务纳入省级目标责任制考核,确保目标任务落实。
9月19日,司法部部长贺荣在京会见蒙...
9月18日,省卫生健康行业党委召开会...
9月17日下午,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
9月16日至17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为助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