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指南】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防控“8准8不准”

时间:2022-04-08 21:07:37 作者:佚名

  

  

  

  

  

  适逢寒假,许多市民带着孩子来到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充电”,近距离感受文化艺术魅力。为保障这些场所的参观活动健康安全有序,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辽宁省卫生健康监督中心提醒有关部门和广大市民要做到8准8不准。

  “开业8准”

  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卫生知识培训。

  动态关注疫情变化,及时公示阳性感染者所在地区。

  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符合条件的应接种加强剂次。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进入馆内的所有人员要正确佩戴口罩。每个入口有专人进行扫码、测温、登记。体温、健康码和行程码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健康码和行程码异常者要及时上报。无智能手机或健康码的人员要登记身份信息和14天内主要行程。

  要控制一定时段内的观众最大接待量,避免组织大规模活动,防止人员聚集。公共区域应设置“1米线”,提醒参展人员保持安全距离。建议参观时间不超过2小时。

  加强通风换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如使用集中空调,要按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卫生规范》(WS 696—2020)运行。

  做好公用设备设施(电梯、公共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展区、休息区)和高频接触表面(电梯按键、门把手、展台)的清洁消毒。供观众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拐杖、轮椅、雨伞、语音导游设备等物品)要“一客一换一消毒”。

  公共卫生间配备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设施,宜在公共区域配备手消剂。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

  “8不准”

  动态关注疫情变化和及时公示阳性感染者所在地区这根弦不能松。

  通风消毒制度和措施不能松。

  公用设施设备、公共区域、高频接触物表清洁消毒制度和措施不能松。

  工作人员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不宜上岗。

  工作人员未完成第三针加强针疫苗接种者不宜上岗。

  体温异常者不宜进入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

  健康码和行程码异常着不准进入。

  不戴口罩者不准进入。

  

  

  


原文链接:http://wsjk.ln.gov.cn/wst_zdzt/xxgzbd/fkzs/202202/t20220222_451661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调查网 w.bj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153985、010-53387021,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