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中国(内蒙古)第22批援卢旺达医疗队员,始终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誓言,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正如我国著名医学家,现代外科之父裘法祖教授说: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
中国援卢旺达医疗队队员们用手电筒照明为马萨卡患者做手术
时间:2022年1月17 日
2022年1月17 日,卢旺达马萨卡医院内的中国(内蒙古)医疗队员们正在各自的诊室内有序诊疗各种疾病的患者。当地医生claudia来到中国医疗队诊室,向来自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骨科的姚锐副主任医师求助:有一名股骨粉碎性骨折的年轻患者必须手术治疗,但马萨卡医院不能完成这样的骨科手术。姚锐医生立即和医疗队长——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的彭际奎副主任医师讨论患者病情。这类的手术姚医生在国内已经独立完成近200例,技术方面没有问题,但是马萨卡医院手术室条件非常简陋,器械及手术所必须的接骨钢板不比国内。彭际奎队长召集马萨卡分队内仅有的麻醉科医生张大为、妇产科医生白月、内科医生白岭晓、手术护士何苗及队委成员进行了病例讨论,并请随队翻译郭昊与马萨卡医院相关部门及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了沟通。如果转上级医院患者至少需要等待4—8周才能手术,这样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并且患者连支付2万卢郎(合人民币约100余元)的皮牵引都非常困难,如果转院治疗需要支付150万卢郎的手术费,如此昂贵的费用,患者根本无力承担。如果不做手术,这名年仅20岁的患者将终身残疾,丧失劳动力,再也不能正常生活……经各专业医生及队委讨论后彭际奎队长及姚锐医生决定:虽然完成这样的手术有诸多困难,但能够克服这些困难,顺利完成手术。
时间:2022年1月21日
经过多方面准备及与医院协调后,手术于中国医疗队每周手术日如期实施。麻醉医生、手术护士、翻译提前到达手术室进行术前准备,队内骨科、外科、妇科医生一齐上台。而此时手术间的无影灯又出现了故障,在没有灯光照明的情况下无法继续进行手术。这时彭际奎队长想起了老队长留给自己的手电筒,翻译郭昊和内科医生白岭晓立刻返回驻地取来手电筒,将手电筒固定在无影灯柄上,术野瞬间清晰了。术中姚锐医生发现患者骨折非常严重,有多达5个游离骨折块,并不像术前X光片所显示的只有2个游离骨折块,属于严重粉碎性骨折。可就这样,在手电筒的照明下,手术历时4个小时顺利完成。在这4个小时里,三位上台医生及护士密切配合,麻醉医生张大为时刻盯着监护仪,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翻译郭昊从未离开手术室及时与马萨卡医院工作人员进行沟通。手术结束,为减轻患者疼痛给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可以维持10-14小时。6名队员刷手衣虽早已湿透,但面对马萨卡医院麻醉医生给中国医疗队竖起的大拇指,大家感到满足又欣慰。待6名队员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驻地时早已过了午饭时间,看着队友们精心留好的饭菜,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就是援卢旺达医疗队:一家人,一条心,一定行!
时间:2022年1月22日
2022年1月22日,骨科医生姚锐,外科医生彭际奎和麻醉医生张大为以及翻译郭昊一早就去病房查看前一天手术的这名患者情况。术后第一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伤口情况良好,已经可以在床上活动。
一样殷红的血,一样坚强的骨,一样白红分明的肌腱,只有肤色的差异。一样仁爱的心,一样求精的术,一样倾心尽力的工作,只有国度不同。在未来一年的医疗工作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想不到的问题,但队员们有勇气和信心,去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去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不畏艰险,砥砺前行!
9月19日,司法部部长贺荣在京会见蒙...
9月18日,省卫生健康行业党委召开会...
9月17日下午,西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
9月16日至17日,国家药监局党组书...
9月16日晚,第七次金砖国家总检察长...
为助力我市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