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模式”破解急性心梗救治难题

时间:2022-04-08 19:09:57 作者:佚名

  


  中心城区居民5公里半径内可抵达1家胸痛中心


  环城四区及远郊各区中心医院至少有1家胸痛中心

  

  今天是“1120心梗救治日”。天津市通过建设“胸痛中心”破解心梗救治难题,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胸痛中心建设“天津模式”。目前,全市共有35家医疗机构参与胸痛中心建设,28家医院通过全国胸痛中心认证。我市中心城区居民在5公里半径内即可抵达1家胸痛中心,环城四区及远郊各区中心医院至少有1家胸痛中心,密度位居全国第一。

  心血管系统疾病在我市居民死因中占比达30%左右。其中,缺血性心脏病所致的心源性猝死和心力衰竭又是我市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针对院前、院内急救流程、治疗时间,患者对急性胸痛认识、呼救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何让市民发生胸痛后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市卫生健康委在全市推进胸痛中心建设,建立高效、精准的急性胸痛医疗救治体系,为抢救急性胸痛患者赢得时间。

  “胸痛中心”整合了院前医疗急救资源和医院内急救绿色通道,创新“院前信息传输”“先救治后付费”“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一包药”等机制。患者在120急救车上就能得到诊断和初步治疗,基本症状、用药情况、心电图等信息在转送途中就传输到接诊医院,医生通过初始评估就能提前做好接诊准备,到医院后直接进导管室或者溶栓开通血管。胸痛中心建设的“天津模式”收到良好效果,打破了急性胸痛患者救治瓶颈,最大限度减少了各环节时间消耗,明显提升了我市医疗机构整体心血管疾病救治水平。

  市卫生健康委统计数字显示,从2014年开始我市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标化死亡率在全国率先出现拐点,至今已实现连续7年下降,从2013年的110.75/10万降至2020年的42.36/10万。急性心梗患者从进医院大门到血管打通的平均时间降至72分钟左右,低于90分钟的国际标准。近五年,全市累计减少院内急性心肌梗死死亡5267例,累计减少心肌梗死导致心衰发病患者8891例。全市胸痛中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了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的赞誉表扬和业内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被誉为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天津模式”。

  “1120心梗救治日”中的1120代表着“两个120”,一个是出现急性胸痛要及时拨打120,一个是明确诊断心梗患者需争取在黄金120分钟内得到正规有效的救治。专家提醒市民,急性心肌梗死医院外死亡人数是医院内死亡人数的4倍,市民要增强自救互救意识,一旦出现胸痛,牢记“两个120”,尽快到达胸痛中心接受专业救治,减少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几率及猝死等不良事件发生。

  


原文链接:http://wsjk.tj.gov.cn/ZTZL1/ZTZL750/wjwdsxxjy/wjwdsxxjyxsls/202111/t20211130_573839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分隔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保健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华夏世家中医学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保健调查网 w.bj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153985、010-53387021,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jiankangfzdyzx@163.com 客服QQ:2894426415 通联QQ:491393325